東西問 | 張永和:人權是一個開放的概念
(東西問)張永和:人權是一個開放的概念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人權是一個開放的概念
作者 張永和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教授
人權概念源自西方,其最早的理論框架是由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建立。它是時代的產物,以絕對的個人主義為出發(fā)點,并將人權概念理解為“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這種狹隘的理解與西方人權觀念的產生有關。比如,被視作“第一部人權文件”的英國《大憲章》,又名“貴族綱領”,這是一份憲法性文件,是英國25位莊園領主因害怕自己的權利受到國王侵犯而提出的請求。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的美國《獨立宣言》,全文沒有任何關于黑人和印第安人人權的文字。可以說,這種人權理解體現出的是階級性特征,這是西方政治哲學和司法實踐的根本特質。正因于此,馬克思主義不僅對資產階級人權持批判態(tài)度,更是對資產階級法律毫不隱晦地保護這種“階級人權”進行批判。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今年2月25日就中國人權發(fā)展道路進行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學習中指出,“人權是歷史的、具體的、現實的,不能脫離不同國家的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空談人權?!边@是對人權文明發(fā)展邏輯的最好闡釋。
人權作為舶來品,中國人民對它的認知和把握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過程。不過,中國共產黨通過把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總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成功經驗。中國人權走出的是一條適合本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借鑒世界文明成果、堅持“生存權、發(fā)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堅持各項權利均衡發(fā)展的道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人作為“類”存在,中西方人權使用的是共同的權利概念。站在自我關懷的角度而言,中西方的人權觀念并沒有本質區(qū)別。
但非常遺憾的是,在人權實踐中,中西方人權觀念存在差異。西方主流人權理論認為人權是“消極權利”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這是資本主義制度內在邏輯所決定的。這樣的人權觀存在天生缺陷。中國則認為,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是非常重要的人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也同樣重要。沒有一定的經濟社會文化基礎,其他的權利都會一風吹。
設想一下,如果在倫敦郊區(qū)蘭尼米德與國王約翰簽署《大憲章》的不是領主,而是在領地里的農奴,那么《大憲章》的內容一定不是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如果主持《獨立宣言》的不是包括華盛頓在內的農場主,而是農場中的奴隸,那么美國《獨立宣言》將是另外一番修辭。
中國沒有像西方那樣存在伴隨殖民主義的資本主義時期,中國人權發(fā)展道路最顯著的特征是人民性。習近平強調:“以人民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體現出中國人權理念中的人民性本質。人民性是中國人權理論最具標識的精神內核。人民性是為保障人民的主體地位和人民能否真正當家作主而提出的。近年來,中國提出理論創(chuàng)新“全過程人民民主”,形成了可觸摸的廣泛充分、真實具體和有效管用的政治權利,說明了中國人權理念的人民性不是空泛的、玄虛的概念。
人民性還有一則重要內容是人民是否真正過上了幸福生活。在中國,要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首先解決的是貧困問題,特別是“絕對貧困問題”。從目前來看,中國人權事業(yè)進步的最大意義就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使人權事業(yè)惠及每個中國人。
生存權和發(fā)展權是其他權利的基礎。作為發(fā)展中大國,中國的人權問題需要逐步予以解決。在經過一次次對人權的探索和失敗后,中國發(fā)現只有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借鑒人類優(yōu)秀文明成果,才是中國人權事業(yè)發(fā)展的正道。沒有生存權和發(fā)展權,其他的權利都是無本之木。所以,中國確定“生存權、發(fā)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之后,中國政府通過腳踏實地地減貧、脫貧,從“小康之家”到“小康社會”,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人民幸福生活的戰(zhàn)略目標,全面徹底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存狀態(tài)。
中國人權的理論和實踐,就是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它與西方以個人自由主義為核心的人權理論不同,更是西方人權實踐未曾面對的。中國人權事業(yè)走的是適合自己的人權發(fā)展道路,不以別國人權標準來衡量自己。其實,任何國家的人權事業(yè)也都只有靠自己建設,才能走出適合自身的人權之路。
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17A(III)號決議并頒布《世界人權宣言》,這是人權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意味著人類共同擁有了第一面人權旗幟。1976年,《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人權兩公約)生效,使人類共同擁有了人權行動的基本準則,成為國際社會對世界人權事業(yè)認識的公約數。
面對中西方人權觀念的諸多差異,在相互溝通和交流中,西方一些政客應首先摒棄意識形態(tài)偏見,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形成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整體性方案,包括國際和平、安全、發(fā)展等,共守全人類共同價值觀,在積極參與聯合國人權事務中,形成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的理念。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同各國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廣泛開展國際人權交流合作,發(fā)揮建設性作用。(完)
作者簡介:
張永和,中共黨員,博士,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人權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首席專家,西南政法大學非傳統(tǒng)安全研究所主任、法社會學與法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市亦格社會發(fā)展促進中心董事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社會學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南政法大學校學位委員會委員、校智庫成果評價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法理學學術帶頭人、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法學學科帶頭人,《人權法學》《中國人權評論》《社會中的法理》主編。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27日 17:01:38
- 2025年01月27日 10:05:09
- 2025年01月27日 07:55:37
- 2025年01月26日 19:27:54
- 2025年01月26日 10:22:39
- 2025年01月26日 07:55:54
- 2025年01月25日 10:16:26
- 2025年01月25日 09:43:10
- 2025年01月25日 00:17:48
- 2025年01月24日 21: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