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玉皇閣碑》記載:“京東百余里有山曰丫髻,隸懷柔縣,兩峰高聳,望之如髻,故得是名。”關(guān)于這座山峰,當(dāng)?shù)孛耖g有個傳說:王母娘娘大擺蟠桃宴會,命仙童獻酒,仙童不慎弄翻了玉壺,瓊漿灑落人間,成了山下的錯河。王母大怒,將仙童趕下凡間,化做丫髻山峰。傳說自然是民間附會,但卻為這一名勝增加了一點神奇色彩。
丫髻山座西北朝東南,滿山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山下錯河如玉帶環(huán)繞,山前有四十八盤臺階直通山頂。山后為懸崖絕壁,挺拔險峻。自唐貞觀年起,直至民國初年,歷代王朝都曾在這里大興土木,山上山下共建有古建筑群十八余處。清康熙五十二年,適逢皇帝六十大壽,為了祝壽,臣民捐資,重建東頂玉皇閣,內(nèi)奉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塑像。康熙賜題匾額“敷錫廣生”。在西頂上建有碧霞元君祠,當(dāng)?shù)厝朔Q娘娘廟。
丫髻山東西兩頂上的建筑極為宏偉,而且富麗堂皇,雕梁畫棟,極為精致。在西頂有一座別具風(fēng)格的鐵瓦殿,內(nèi)奉王三奶奶肖像。在東西兩頂之間,建有三座大殿,稱為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鐘樓一座,高約三丈,上懸巨鐘,左側(cè)有一鼓樓與鐘樓遙相對應(yīng)。此外,山腰還有亭堂殿閣多處,如萬壽亭、巡山廟、三官殿、菩薩殿、回香亭等。山下有皇帝的行宮和大戲樓。登山沿途,凡廟皆有石碑,特別那幾座御碑,石質(zhì)細膩,字跡清秀剛勁,是當(dāng)時石刻匠人高超的藝術(shù)杰作。
自元代以來,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帶人們瞻拜祈禱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爺,達官貴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東大山的習(xí)俗。清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兩次游幸丫髻山。當(dāng)時大駕出游,旌旗如云,車馬如龍。至于清室王爺,達官貴人及平民百姓,車馬飛馳,曉行夜宿,去丫髻山敬香者終年絡(luò)驛不絕。而廟會期間更是人如潮涌。山上有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記載了當(dāng)時的盛況:“每歲孟夏,四方人士會于此者,或輦紙帛,或升香燭,拜叩登山,名為勝會,駢肩疊跡,不可勝計……”這種盛況一直持續(xù)到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