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手打造了“我型我秀”這一選秀比賽而被稱作“型秀之父”,打造出明星選手的同時自己也搖身一變成為擁躉萬千的明星,去年“我型我秀”結(jié)束之后卻突然告別這一舞臺,許智偉這個人,很有戲劇性。昨天,帶著新書《專心致“智”》回歸的他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談及選秀比賽,這位“型秀之父”也感嘆,娛樂圈成功率并不高。
娛樂圈不容易
“我型我秀”打造出了明星,薛之謙、王嘯坤、俞思遠等等的唱片銷量早已超過了一些內(nèi)地資深男歌手,但更多的選手卻仍然是默默無聞或是在半紅不紫中掙扎。許智偉也不諱言娛樂圈的艱難,“3年‘型秀’20多萬人報名,現(xiàn)在大家可能只想得到五六個人的名字。娛樂圈的成功率不高,無論是電影、電視還是唱片都是這樣。出10張唱片可能只有一兩張能成功,新歌打榜半年后,還有人在聽的有幾首?”
看重長遠發(fā)展
走紅不容易,當伯樂也不容易。張靚穎、周筆暢都曾經(jīng)報名“我型我秀”,卻都早早被淘汰,當她們在“超女”走紅后,“我型我秀”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專心致“智”》中,許智偉沒有回避這段經(jīng)歷:“在我們這一行,看走眼的幾率,跟看準人的幾率一樣高。”他承認,第二屆“型秀”的確被“超女”壓得比較累,但他告訴制作團隊,不要亂,亂了更糟糕,粉絲們在等待的,是“我型我秀”,不是“超女”。對于“我型我秀”來說,每進一個選手,都要從多方面研究,放到哪個市場做?找哪個制作人?選哪一類的歌?做這一行,看重的是長遠的眼光。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