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所有東西一樣,電視劇也不是越長越好,尤其是舶來的。太長了,拍的人不舒服,看的人也不舒服,究竟多長才合適,那要看貨。不過,《越獄》兩季四十多集下來,嫌長的人雖然不少,但跟著看的更多,而且在這批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是嫌長的。這說明,《越獄》是有“長”處的。
我琢磨了一下,想了幾點《越獄》的“長”處,打算送給我們國家奮戰(zhàn)在電視劇戰(zhàn)線上的同行們。
1、垃圾臺詞少。這是國產電視劇的一個通病,某角色行將赴死的時候,這種情況會表現(xiàn)得愈加明顯!对姜z》里那個長得頗像諾維茨基的精神病人,在跳下木塔之前,只說了句“別逼我”。這情形換在《××大帝》里,“諾維茨基”能跟布萊克聊半鐘頭。這時候,你人再好,觀眾都會催你趕緊的。
2、內容不一般。我們的電視劇制片人中,孿生兄弟很少,但想法一樣的人實在太多。清朝那些事有點看頭了,屏幕上就全是長辮子;明朝那些事賣得火了,辮子就給全剪了;我在想,要是原始社會哪天有花頭了,那熒屏上不得一片全白花花的?《越獄》剛拍那會,“主婦”跟“迷失”已經賺大發(fā)了,照咱們片商的思路,這《越獄》早該停了。
3、細節(jié)。細節(jié)太重要了,就像穿中山裝的人,上口袋得掛鋼筆,鉛筆不行!对姜z》里即便有穿幫鏡頭,但穿中山裝掛鉛筆這種我沒見過。我們的電視劇呢。寫《史記》的司馬遷照樣留胡子,玉卿嫂家廚房里能擺個電冰箱,古裝片里出現(xiàn)易拉罐、對講機就太正常了。咱們的導演都讓周星馳帶壞了,什么時候都想幽咱一默。
4、按季拍、按季放。這本來是美國特色,但如果前三點咱們的制片人都做不到,那就得靠這第四點緩解問題了。按季拍、按季放的好處在于,不管你打不打算按觀眾的意見修改劇本、解決問題,你至少可以3集知60———看前3集的收視率,基本上就能看到如果拍60集會慘到什么境地,怎么說,也能讓你減少點損失。
其實,我們國家有“長”處的電視劇也不少,可惜我不是那一掛的,這才拿《越獄》說事。總歸,經驗沒有國界,在這一點上,我支持拿來主義。(方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