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七月九日電 題:探訪閻錫山故居
中新社記者 耿軍 王辛莉
臺北人說:“陽明山上名人多,名人故事裝滿車!泵嗽⑺椴缄柮魃,山上永公路二四五巷三十四弄二百七十七號是閻錫山故居所在。
從十五歲就跟隨閻錫山、今年七十七歲的張日明老人,如約在故居大門口迎候記者。“歡迎你們,咱們說話音調(diào)都一樣,真親切!”頭戴草編涼帽的張先生說。
張日明先生與閻錫山先生是山西同鄉(xiāng),隨閻錫山到臺灣任侍從警衛(wèi)。他引領(lǐng)我們來到僅存拱形紅磚殘墻的廢墟前,“閻先生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八日以‘行政院長’的身份,從成都乘飛機抵臺灣的。最初居臺北市內(nèi)麗水街,一九五0年卸任后即搬到地處偏僻的這里!睆埲彰骼先苏f:“當時我們是用一臺卡車的發(fā)動機來發(fā)電。一九五四年這里才通電。最初蓋了這五間石棉瓦的房子,按閻先生的要求,門窗都砌成家鄉(xiāng)窯洞的形狀。但是太悶熱,北方人的閻先生受不了,我們又開挖山地、雕鑿石塊,蓋起另一棟石屋。”
石屋距廢墟不遠。屋門左側(cè)石塊砌就的墻身上鑲嵌有一塊石刻,顏色較淺,字跡不顯。張先生拿一塊布沾滿水往石刻上一擦,字跡頓時清晰。上刻:“我到臺灣因不耐炎熱與暴風雨的侵襲,建茅屋于金山山麓。移居以來,想起內(nèi)地冬暖夏涼不怕風雨的窯洞來。我問臺灣同胞:‘臺灣為什么沒有窯洞?’他們說窯洞有三個缺點:一潮濕;二空氣不流通;三怕地震。適于北方不適于臺灣。這三個缺點經(jīng)研究完全可補救:使用洋灰就防止了潮濕;開前后窗戶就能使空氣流通;至于防地震,窯洞與樓房性質(zhì)一樣,是看建筑上的設(shè)施如何,我遂動念建筑一所窯洞。臺灣房屋,中國式、西洋式、日本式均有,特取三式所長融合為一,為臺灣同胞作試驗。此窯洞命名為種能洞,因我向以種能觀察宇宙,為配合我的宇宙觀而名之。 閻錫山 中華民國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兵農(nóng)合一節(jié)志于金山茅屋中”。
石屋很儉樸,每間十幾平方米。居中一間現(xiàn)辟為靈堂,迎面墻上掛著孫中山題寫的“博愛”,下方是閻錫山遺像,像前置放供桌,桌上擺有靈牌和兩盞紅色供燈,桌兩側(cè)整齊地碼放有閻錫山著作《三百年的中國》(上、下冊)、《世界大同》、《閻伯川先生要電錄》、《物產(chǎn)證券與按勞分配》、《兵農(nóng)合一選要》!霸敢饪矗蛶ё邘妆景。”張伯伯誠懇地說。
右側(cè)依序為客廳、餐廳、廚房?蛷d內(nèi)的書柜、書桌及藤椅破舊,角落里有塊“閻院長故居”的木匾。張伯伯指著地上幾只塑膠箱說:“市文化局要把故居作為市級古跡保護,工作人員正在清理、整理遺物,造冊裝箱。那只藤椅是閻先生生前最后坐的!
餐廳的墻上有壁爐,“山上多雨,房子潮濕,常燒木炭!睆埐f:“廚師是從大陸帶來的。閻先生飲食簡單,愛吃面條、饅頭,常吃的菜是紅、白蘿卜,山藥,包心菜,白菜,豆腐和炒雞蛋。每個月喝只雞湯,雞肉不吃。”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