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二二八”,每到這個日子,臺灣社會就會涌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氣氛,不僅激化藍綠矛盾,更激化族群爭議,讓族群問題成為臺灣社會似乎無法擺脫的一個“緊箍咒”。
對于藍營來說,每年的“二二八”都會舉辦活動來紀念這起事件,今年特別舉辦“二二八紀念特展”,希望對世人有深切的提醒,化解紛爭與誤解;而綠營繼四年前“二二八牽手護臺灣”造勢大會后,今年的28日晚又將舉辦“為臺灣祈福,愛、信任、二二八”晚會,希望激出所謂的“基本盤”。
對于綠營將每年的“二二八紀念日”視為最重要的政治節(jié)日,并把“二二八事件”說成是所謂“民族自決、獨立”,臺灣有學者認為,這與綠營提出所謂的“福佬(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四大族群”之說一樣,目的就是挑撥“省籍矛盾”,大打“臺灣認同”牌,造成族群分裂,為選舉拉選票。而這種做法造成臺灣社會缺乏信任,人際關系充滿猜疑與敵意。特別是目前藍綠尖銳對立,又旗鼓相當,任何人上臺,都很難得到另一方的信任,被撕裂的社會傷痕,將很難彌平。
“族群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社會敏感的禁忌議題,為什么會從過往隱性的壓抑禁忌,變成今日顯性的操弄禁忌?藍綠主要的爭議在哪里?族群問題會消失嗎?就此,本報記者通過電話專訪了研究族群問題多年的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王若甫研究員。
政客媒體建構(gòu)族群問題
記者:您很早就研究臺灣的族群問題,您認為臺灣為什么會有族群問題?
王若甫:族群這個概念在臺灣的發(fā)展其實是相當晚的,大概是在1987以后才正式被確立,之后隨著“黨外運動”的興起,才開始普遍和流行。我想族群概念被提出時,它是描述一種文化和血緣團體、甚至祖先來源的差別,之后族群概念慢慢有了第二層定義,用來表達一種社會位置和地位,就是通常用族群去定義與別人的關系。
族群之所以被政治人物在臺灣使用,其實是臺灣不同的人群希望能夠以這種社會位置的宣稱來改變當時一些政治制度上或者社會地位不平等的安排。這個概念之所以在1987年開始使用,是因為當時臺灣有兩個認為自己是弱勢群體的族群在用它來界定自己的社會位置,一個是認為自己代表“本省人”的民進黨人,另一個是一些第二代的“外省人”,當時,這兩個群體在臺灣政治上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正因為這樣,族群這個概念才會在臺灣普遍流行,大家都想用這個概念來為自己的弱勢群體辯護并要求有一些改變,所以,族群問題在臺灣開始發(fā)酵。
其實長期以來,特別是過去十多年來,在日常生活中,族群根本沒有問題,只是到了選舉的時候,政治人物和媒體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斷地炒作,不斷地灌輸臺灣存在族群問題的觀念,這也是過去十多年來政治人物和媒體最大的建構(gòu),到現(xiàn)在,就連一般人都相信臺灣有族群問題了。
政客炒作是為攫取權(quán)力
記者:臺灣一些政治人物為何喜歡炒作族群問題?
王若甫:族群這種東西本來跟日常生活關系并不太大,沒有任何信息可以讓一個人去分辨誰是什么族群背景,唯一的就是當一個人不太小心談到政治話題和他的立場時,你才會去猜測,這個人是“外省人”,或者是“本省人”,可這種看法也是不對的,“外省人”當中有一部分人會偏向臺灣的主體,“本省人”當中也有許多人會偏向一個中國的立場,這種區(qū)分根本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
政治人物在一個地方能將族群議題炒作起來,顯然是那個地方還有一些對歷史的記憶和對未來走向的緊張,還有一些空間能讓他們用特定的立場去做詮釋,然后把這個詮釋傳遞給他的支持者,所以族群議題其實是這些政治的代理者,利用在歷史記憶重新協(xié)商的過程中很多人很緊張的心理,通過政客相對比一般人大的影響力,不斷地把一些本來很簡單的議題復雜化或者兩極化。他們炒作的目的當然跟現(xiàn)在想達成的目的有關,就是想攫取更多的權(quán)力和利益,讓他對歷史的詮釋和未來的走向有比較大的影響力。
藍綠利用族群作區(qū)隔
記者:根據(jù)臺灣的民調(diào),在現(xiàn)在臺灣的政治現(xiàn)實里面,隨著藍綠的斗爭,族群議題好像炒作得越來越嚴重?
王若甫:這是顯然的,因為族群現(xiàn)在顯然還有重要的作用,不然政治人物也不會去炒作。從現(xiàn)實意義上講,我想藍綠兩種不同族群意識的陣營,大概都對臺灣的歷史、對臺灣的未來怎么走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們現(xiàn)在就是想用這套看法爭取更多民眾的支持。
但是,這個支持不一定是理念的支持,都是政治權(quán)力的支持,所以對目前的政治人物來說,因為其它的議題都沒有大的分歧,爭議都不很大,相同性遠比相異性來得高,因此,在政治動員過程中,如果想要做一個很明顯的區(qū)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原來這些歷史的差異跟對未來走向的差異當做一種對比性的建構(gòu),或者說炒作。他們的目的無非是希望把對方刻畫成是數(shù)典忘祖,或者說成是不為臺灣人民利益著想等,但他們都是在用強化對歷史跟未來“國家”走向的差異上面,把區(qū)分做得更明顯,而且把對方常常講成是不道德的,用這樣的方式來爭取民眾對自己立場的支持。
族群爭議影響民眾心理
記者:族群的炒作會不會對臺灣民眾的心理產(chǎn)生很多矛盾和問題?
王若甫:這是一定會有的。我的看法是臺灣現(xiàn)在至少存在四種弱勢族群意識,他們對自己在臺灣的歷史過程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對過去的一些歷史和文化政策及社會地位都在重新檢驗和檢討,所以大家心里都覺得不太舒服,覺得自己的歷史記憶互相不被尊重,對方也不太愿意聽你自己的看法和說法。
我想族群的概念現(xiàn)在還會產(chǎn)生沖突,大概主要在兩個層面:對過去的權(quán)勢、對未來走向的爭奪,而這些就會牽涉到臺灣的歷史,比如臺灣過去一些不同的所謂“外來政權(quán)”應該怎么來定位,這是一個最大的爭議點;我們要怎樣詮釋過去的歷史,在歷史教科書的編寫上怎樣寫國民黨來臺灣的歷史;或者如何紀念一些歷史事件等等都有很大的爭議。當然,更會牽涉到對于未來的走向,特別是臺灣與大陸的關系,應該維持一個什么樣的關系。那這些爭議越來越嚴重,以至于不管未來的政策還是文化的走向,大都是以某一種立場設計出來的。雖然現(xiàn)在是一個重新協(xié)商的過程,但這種過程就會把過去一些歷史文化制度、文化政策作一個檢討,這就產(chǎn)生了許多爭議和問題。
記者:那這種爭議和問題如何解決?
王若甫:表面上看起來族群的沖突是很嚴重的,好像很難解決,有點無解。不過,我覺得,如果回歸到族群概念本身的定義,即族群主要強調(diào)的是在一個具體的社會系統(tǒng)下面,大家在爭取不應該因為特殊的身份得到不同的差別待遇,也就是說其實爭的是一個社會內(nèi)部的公平權(quán)利的問題,或者說是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社會權(quán)利分配的問題,但前提是大家爭的都是一個社會內(nèi)部的權(quán)利。只有在這種社會體系之下,你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要怎么對待你,希望不要做不同的對待,因為大家還是一家人,所有這些爭吵都是兄弟間的,當然,有些手段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許的。
臺灣族群爭議短期難停止
記者:臺灣的族群問題會消失嗎?
王若甫:族群問題在臺灣終究會消失,但是恐怕沒有那么快。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族群爭議其實就是重新協(xié)商的過程,而這個重新協(xié)商不會那么快有定論,因為不同的對歷史的記憶和對未來的走向問題,目前還有太多的不確定的因素在里面。
在歷史記憶的部分,目前在臺上的人 (執(zhí)政者)還是很難消彌,所以目前這種爭論的狀況,短期內(nèi)恐怕很難停止,或者是降低,甚至反而有可能會繼續(xù)升高,因為大家是不會坐下來好好討論、想一些辦法來緩和這個沖突的,目前大家還吵得正高興,還覺得我的話還沒講夠,你也不愿意聽,這種感覺還在的話,怎么可能停止呢?
族群的爭議讓臺灣許多人很不舒服,但還不至于讓人活不下去,因為如果一個爭議不是民族主義爭議的話,那問題就還比較容易解決,大家雖然常常會踩到那條線,但至少對臺灣社會體系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的看法大概沒有人去挑戰(zhàn)它,如果能夠在這個架構(gòu)下面,那只是內(nèi)部如何調(diào)整協(xié)商的問題,雖然不能在短期內(nèi)解決,但長期來看,我覺得有足夠的東西讓這些人覺得不要把那條線破壞掉,從這個角度來講,長期來看,我是蠻樂觀的。(陳小清)
“族群”概念
“族群”(ethnicgroup)引自于現(xiàn)代西方政治學界,是一個區(qū)別于“民族”的概念。西方政治學界認為,民族主義發(fā)展到現(xiàn)代,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內(nèi)部的沖突已經(jīng)無法用民族沖突來定義,因而就派生出了“族群”概念,其較寬松的定義是指:在大的社會脈絡中一群分享共同興趣與價值的人組成的群體。這樣的群體有共同的歷史經(jīng)驗、歷史記憶,還有共同的認同目標、利益認識和情感追求。這種意識稱之為 “族群意識”,具有“族群意識”的人,他們又同時具備了可以接受族群動員而采取集體行動的潛質(zhì)。一個社會中,如果同時具有多個有不同“族群意識”的群體,就可能產(chǎn)生矛盾沖突,出現(xiàn)“族群問題”。這樣的“族群問題”具有歷史的、文化的、利益的、情感的因素。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