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3月23日,北京奧運圣火采集最后一次彩排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舉行,最高女祭司瑪利亞·娜芙普利都與第一火炬手亞歷山大·尼克拉澤斯進行圣火交接。 中新社發(fā) 王歡 攝
|
北京時間2008年3月24日17時(希臘時間11時),雅典古奧林匹亞遺址赫拉神廟前,隨著最高女祭司瑪利亞·娜芙普利取火時的一次俯身,北京奧運會進入了新的階段,奧林匹克歷史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奧運圣火在每一個人心中代表了神圣,當然也蘊含著一點神秘。奧運火種是怎么取得的?奧運火種保存在哪里?火炬經(jīng)得起風雨嗎?萬一要是滅了怎么辦?……
火種是怎樣誕生的?
從鉆木取火到電子點火,人類取火的方式越來越先進,但是采集奧運火種的原理卻并不高深,因為只有用傳統(tǒng)的方式取火,才能象征奧運圣火的純潔,象征古奧運會傳統(tǒng)的傳承。采集奧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利用凹面鏡集中陽光,產(chǎn)生高溫引燃火種。凹面鏡取火的原理非常簡單,在我國很多陽光充足的地區(qū)也用凹面鏡燒水做飯。
圣火點燃后,火種被置于一個古老的火種罐中由首席女祭司帶到古代奧運會會場內(nèi)的祭壇,點燃第一名火炬手的火炬,隨后開始它前往奧運會主辦城市的行程。
由于設備原理簡單,但對于陽光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而且女祭司只有三次采集圣火的機會,所以一旦取火儀式當天遇到惡劣天氣,就需要更改圣火采集時間或采用備用火種,備用火種一般在彩排時就已提前采集。例如2000年悉尼奧運會火種采集的關鍵時刻烏云密布,導致取火失敗,不得已采用前一天彩排儀式上取到的火種代替。
怎樣保證火炬在傳遞中“長明”
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活動將歷時130天,傳遞總里程約13.7萬公里。在這漫長的“旅途”中,圣火會在一只只火炬間接力傳遞。那么我們將怎樣保證整個火炬接力過程不出紕漏呢?
首先我們來看火炬,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在工藝上采用輕薄高品質(zhì)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下半部噴涂了高觸感塑膠漆,手感輕盈舒適且不易滑落;每支火炬的燃燒時間15分鐘,這對于傳遞過程已經(jīng)足夠,因為每屆奧運會火炬手數(shù)量和傳遞距離有所不同,此次傳遞每天將有208名火炬手參與傳遞,一般每個火炬手傳遞200到400米,整個過程不會超過十分鐘。
130天的過程中,有33天屬于境外接力,5月4日后圣火將回到中國大陸,繼續(xù)其在內(nèi)地進行97天的旅程。4個多月里,圣火將“光臨”我國的31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的113個城市和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差異性較大不說,難保不碰上刮風下雨,火炬的火焰會受到影響嗎?
當然不會。北京奧運會的火炬在燃燒穩(wěn)定性與外界環(huán)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全新的技術高度,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中和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下保持燃燒,最低零下6℃到最高45℃的溫度變化也不會對其燃燒產(chǎn)生影響。據(jù)悉,該火炬令人驕傲的內(nèi)部燃燒系統(tǒng)是由航天科工集團自主設計研發(fā),由于涉及軍工技術,火炬燃燒技術被視為北京奧組委的核心機密。
另外,火炬火焰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也就是說,不能到達現(xiàn)場為火炬手加油的朋友可以在電視機前看到清晰的火焰。這是因為丙烷產(chǎn)生的火焰呈亮黃色,火炬手跑動時,飄動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非常醒目。丙烷是一種無色無味且價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可以適應比較寬的溫度范圍,近幾屆奧運會都用丙烷等混合氣體做燃料。
北京奧運會的“綠色奧運”理念在火炬上也能夠得以體現(xiàn)。北京奧運會火炬的外形制作材料均為可回收的環(huán)保材料,而丙烷作為一種碳氫化合物,在燃燒后主要產(chǎn)生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同樣也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如果火炬熄滅怎么辦?
此次火炬?zhèn)鬟f,選拔了將近2萬名火炬手,這意味著整個過程中將使用近2萬只火炬,其中在國內(nèi)每天運行10至12個小時,傳遞200多次,萬一真的出現(xiàn)火炬熄滅的意外怎么辦?
為了保證圣火的尊嚴和火炬接力的純潔性,火炬接力進行期間要保持圣火持續(xù)燃燒。所以一旦火炬熄滅,必須使用保存在火種燈中的火種引燃火炬;鹁嫒紵抑杏幸粋隔板,將其分成主燃室和預燃室。兩個燃室結合,一個熄滅了,火種燈點燃的就是另一個。
火種燈專門用于儲存圣火火種,每天傳遞活動結束后,火種就被保存在火種燈里,直到第二天火炬接力再次開始時用其重新點燃第一支火炬。此次火種燈的設計有很大突破,據(jù)火炬設計團隊設計師章駿介紹,歷屆奧運會的火種燈,外形酷似礦燈,都未進行特別的外觀設計,只有北京奧運會的火種燈,是由專門的團隊設計。
火種燈的4個不銹鋼棱邊,參照于中國宮燈的木制棱邊。4根金屬光澤的棱柱既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宮燈意義,又保護了火種盒。章駿說:“保護火種的玻璃都是專門設計的,即使是火種燈掉在地上,也不會摔壞!
圣火可以登上珠峰嗎?
本次奧運火炬?zhèn)鬟f的最大亮點莫過于圣火登珠峰的環(huán)節(jié),怎樣才能順利登上世界之巔?
2008年5月,火炬登峰隊伍將擇日實施圣火登頂任務。在等待登頂期間,火炬?zhèn)鬟f活動正常進行。但在奧運圣火登頂當天,其他地區(qū)的傳遞活動暫停,待登頂活動結束后繼續(xù)進行,以避免同時出現(xiàn)兩個與奧運圣火有關的活動。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說:“奧運圣火上珠穆朗瑪峰的準備工作已很充分。奧運圣火上珠穆朗瑪峰是我們在2001年申辦奧運會時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我們一定要兌現(xiàn)。”
除了能夠經(jīng)受嚴格氣候考驗的火種燈,我國在各個技術層面都給予了登山隊員強有力的支撐。
今年1月底,西藏自治區(qū)出臺了《珠峰奧運火炬?zhèn)鬟f氣象保障方案》,標志奧運火炬珠峰傳遞氣象保障已完成從北京到西藏珠峰的全線部署。去年,中央氣象臺就成立珠峰氣象保障服務隊,5月份首次在西藏珠峰地區(qū)建成立體氣象自動觀測站。
目前,該立體氣象自動觀測站可自動讀取珠峰地區(qū)不同海拔高度的氣象數(shù)據(jù)和氣象觀測材料,并作出預報。此外,西藏還加強了聶拉木站的GPS探空觀測數(shù)據(jù)與珠峰大本營的資料對比,以及在大本營進行的加密探空觀測。
剛剛出臺的《奧運火炬珠峰傳遞氣象保障方案》規(guī)定,西藏氣象部門將在預報服務、氣象觀測、技術裝備與通信保障、后勤保障四個方面確保火炬?zhèn)鬟f安全。
去年7月,中國登山隊剛剛完成了集體攀越世界上所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任務,創(chuàng)下了人類登山史上的又一壯舉。
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說,“先進的科技裝備對圣火傳遞者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和支持作用!1988年我國登頂珠峰的運動員背負的氧氣瓶重達14公斤,而現(xiàn)在同樣存貯量的給氧裝置只有3公斤左右,這給了登山運動員更大的體力空間。而暢通的通訊設備和全球定位儀器,也能夠讓補給及時跟進,避免了危險,保證了圣火傳遞隊員的安全。
圣火已經(jīng)燃起,一切盡待8月8日晚充滿神秘的“鳥巢”主火炬點燃那一刻。
-新聞緣起
3月24日,北京奧運會圣火采集儀式在希臘奧林匹亞進行。北京奧組委19日就在北京公布了最終確定的奧運會火炬接力總體安排。
據(jù)北京奧組委執(zhí)行副主席蔣效愚介紹,根據(jù)總體計劃,3月24日在希臘奧林匹亞舉行北京奧運會圣火采集儀式,隨后進行為期6天的希臘境內(nèi)傳遞。3月30日在雅典舉行圣火交接儀式。3月31日圣火抵達北京,在北京舉行隆重的歡迎圣火進入中國儀式和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傳遞正式啟動儀式。
北京奧運會火炬?zhèn)鬟f的方式也十分豐富。除了手手相接的陸地跑的傳統(tǒng)方式外,還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方式,如自行車傳遞、騎馬傳遞、火車傳遞、輪渡傳遞等。(據(jù)新華網(wǎng))
-相關鏈接
水下傳遞奧運圣火
2000年悉尼奧運會圣火進行了一次“浪漫之旅”,火炬手攜帶潛水裝置,手持特制火炬在大堡礁水域完成了3分鐘的水下傳遞,這是奧運史上首次進行水下火炬?zhèn)鬟f。其實,水下火焰是激發(fā)態(tài)的粒子,具體存在形式可以理解為一股持續(xù)發(fā)光的氣體。
衛(wèi)星傳遞奧運圣火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圣火傳遞采取了“星際旅行”的做法。7月13日于奧林匹亞點燃,火種傳到雅典后,不像以往用輪船、飛機或接力傳遞,而是利用衛(wèi)星激光技術傳到加拿大———通過傳感器將圣火的熱能轉換成電波并經(jīng)衛(wèi)星傳至加拿大,然后使用激光在蒙特利爾點燃火炬。(滕繼濮)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