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十一月三十日電 題:“艾滋病讓我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
——記昆明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副教授李曉亮
作者 晉群 王林
在云南省昆明市,有這樣一位平凡而可敬的女性,她在不惑之年毅然投身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為此,她不斷挑戰(zhàn)自我,艱難地走出了一條與艾滋病感染者、性工作者等邊緣人群并肩前行的道路。她就是昆明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副教授李曉亮。
李曉亮與艾滋病的近距離接觸,始于十年前。一九九六年,從澳大利亞進修回國后的李曉亮參與到“以學校為基礎的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項目中。項目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學到了很多課堂以外的知識。在一年內,該項目擴展到云南全省的二百多所學校,甚至遠播四川、安徽、新疆等地。項目產生的良好而巨大的效果,對促使國家教育部制定有關在全國中小學和大學開設青少年健康教育課程的政策做出了貢獻,為中國建立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機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云南是中國最早發(fā)現(xiàn)艾滋病的地區(qū),也是目前中國艾滋病重災區(qū)之一。在與緬甸接壤的德宏、西雙版納等地,因吸毒、賣淫等而感染艾滋病的情況非常嚴重。李曉亮選擇了這樣一個領域,也就選擇了經常要去面對觸目驚心的一幕幕。
她常常會想起,一個四十多歲的性工作者放棄所有的尊嚴,在終日惶恐中出賣著身體,供養(yǎng)兩個分別讀大專和中專的孩子;她常常會看到,一所家徒四壁的房子里,一具枯瘦的身軀躺在一張破席子上等待死神的降臨……面對悲慘的現(xiàn)實,李曉亮突然很慶幸這份工作讓自己看到了這個光鮮世界的另一面。
“如果沒有這些經歷,我可能只會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大學校園里做一個所謂的學者,是艾滋病給我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世界,讓我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的責任和心態(tài),一次次拷問自己,是不是有資格為這些人服務,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使命在哪里!
隨著在艾滋病預防領域工作的不斷深入,李曉亮的心腸變得越來越“硬”。以前看到艾滋遺孀遺孤,她會立即掏錢出來資助,可是她慢慢發(fā)現(xiàn),金錢或物質上的幫助無論在程度還是范圍上始終都是有限的。她說:“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促進人群健康,百分之五十要通過改變人的行為來實現(xiàn)。
李曉亮從事艾滋病預防的十年,是中國在艾滋病問題上逐漸積極面對的十年,是人們逐漸直面、參與艾滋病防治的十年。
如今,在她的積極倡導下,防艾已經成為昆明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系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她作為志愿者參與的云南本土NGO組織——云南生育健康研究會中,她和同行們也在努力把防控艾滋病方面積累的經驗,融合到研究與實踐項目當中,并取得不少具有重要影響的成果。
可是,李曉亮的擔憂并不因此而減弱。她說,我們已經錯過了預防艾滋病的最好時期,現(xiàn)在防艾工作主要在吸毒、性工作者、同性戀等人群中進行,但這已經屬于二級預防;一級預防屬病因預防,主要通過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來實現(xiàn)。因此,她關注的目光又一次鎖定在青少年身上。
她說:“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是不是太有野心了?但我明白,個人的能力雖然有限,不過我能影響一個人,那么,這個人可能去影響另一個人,這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理性地思考人生,為自己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到那時,作為我與別人、與世界聯(lián)系的紐帶的艾滋病,也許就會滅絕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