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八月十二日電 題:《香港英雄兒女》述港人抗日歷史強調(diào)奉獻精神
中新社記者張淑琴
在日軍侵占香港三年零八個月期間,一支抗擊日軍的游擊隊曾在港出現(xiàn),這是一支以港人子弟兵為骨干的港九大隊。千百位平凡的香港兒女,在抗戰(zhàn)期間不畏艱苦,挺身而出奉獻血汗,譜寫了一段輝煌戰(zhàn)史。
去年,資深傳媒人周奕經(jīng)過細心考訂史料及走訪不少老游擊隊員,編撰了《香港英雄兒女-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抗日戰(zhàn)史》一書,以生動的寫作技巧,將一班香港兒女的義行與奉獻精神活現(xiàn)讀者眼前。
周奕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在他搜集有關(guān)港九大隊的資料時,香港社會掀起了“愛國愛港”的爭論。有些無聊的談?wù),直使他拍案而起:“港九大隊隊員在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便是愛國愛港了,這個問題為何至今還要爭論?”
常言道“以史為鑒”,周奕編撰此書,為的是使香港市民、特別是未經(jīng)歷過香港淪陷的年輕一代認識有關(guān)史實,進而明白何謂愛國,并重拾“獅子山下”自力更生、互助互愛的精神。
港九獨立大隊屬東江游擊隊靡下,成立于一九四二年初。在日軍占港期間,在新界開展游擊戰(zhàn),多次襲擊日軍哨所、搜集情報、組成海上武裝船隊護航護漁,并協(xié)助營救各國被俘人員等。大隊由最初的一百多人,發(fā)展至后來的近千人,其中大部分是新界的鄉(xiāng)民和漁民。
新界鄉(xiāng)民漁民識字不多,文化水平不高,但親睹游擊隊抗擊日軍、剿滅土匪、保衛(wèi)鄉(xiāng)民的義勇行為,加上出于對日軍入侵的同仇敵愾,激發(fā)出民族大義,紛紛投身抗日工作,或加入大隊,或協(xié)助大隊行動。
日軍曾多次包圍并搜索游擊隊駐地,并毒打當?shù)剜l(xiāng)民以逼供游擊隊內(nèi)情。不少鄉(xiāng)民堅不吐實,被日軍毆打虐待致重傷甚至死亡。
十七歲的何根與十五歲的石十五乃西貢漁民子弟,在一九四三年成為游擊隊的海上交通員,經(jīng)常冒性命危險,替部隊運送機密信函。兩人由于活動積極,被漢奸盯上告密,一次被日軍抓住,迫令其講出游擊隊的下落。兩人不講,并大罵日軍,被日軍扔入船倉活活燒死。
有一次,日軍包圍了西貢企嶺村,要村民們供出游擊隊的駐地、指出游擊隊隊員等,村民們十問九不知。日軍在人群中隨手揪出一名村民李觀妹,重刑拷問,以皮鞭抽打他,又把他拉到海邊灌海水后,用皮靴在他鼓滿的肚子上亂踩。李觀妹昏死過去,醒來仍答“不知道”。日軍把他捆綁在大樹上,一名軍官揮舞著指揮刀作狀向他刺去,李觀妹向著鄉(xiāng)親們頷首示意告別。該名軍官最后把李的耳朵割下來。
樸實平凡的新界鄉(xiāng)民們,把生死置諸度外,憑的就是一顆愛國心與奉獻精神,至死不屈,對抗日工作貢獻甚鉅。
先賢們拚命保衛(wèi)家園、抵御日寇,當今青年人對這些英烈事跡卻未有所聞,蓋因教育當局未把游擊隊在港抗日史實編入教材,而市面上有關(guān)此段歷史的資料又寥寥無幾。
周奕認為,現(xiàn)今發(fā)達國家物質(zhì)豐裕,全世界包括香港的年輕人也是衣食無憂,自然重視吃喝玩樂。他說,要培養(yǎng)青年人的愛國情懷,先要從“愛港”入手,各界需合力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學校要著重對學生在德育方面的培養(yǎng)。
周奕說,有了愛港的基礎(chǔ),再認真了解中國的歷史與發(fā)展,自然明白香港與祖國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知道多年來祖國一直關(guān)心香港。有了這些認知,年輕人自然便會有一顆愛國心。
《香港英雄兒女》中記載了多位抗日英雄,有的傳奇一生,也有的默默無聞,但同樣對抗擊日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少更舍身就義。周奕強調(diào),在追悼這批英烈時,最重要是從他們的事跡中,學習他們高尚的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