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陳凱歌憑借《霸王別姬》奪冠后,10多年來,中國電影就再也沒有感受過金棕櫚溫柔的撫慰。今年的戛納著實讓中國電影人興奮———三部華語影片入圍正式競賽單元,再加上《無極》等眾多影片都要在戛納進行大大小小的推介會,中國電影看來要在戛納刮起旋風了。
三部電影代表三種風格
入圍競賽單元的三部華語影片分別來自內(nèi)地、香港、臺灣,而且各自代表了當?shù)仉娪皠?chuàng)作的基本風格,足以顯示戛納選片的水準和對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的了解。
內(nèi)地的《青紅》講述的是充滿惆悵傷感的青春記憶,其表現(xiàn)出的是群體命運與大時代的沖突,壓抑的主調(diào)、抗爭的情緒與無奈的結(jié)局,都有著西方視野中華語電影應該具有的一切。
香港的《黑社會》,是杜琪峰一貫構(gòu)制的“迷局游戲”,幾批人馬為權(quán)力和利益暗戰(zhàn)不止,它恰恰是香港商業(yè)電影制作的最佳縮影。
與其說是戛納電影節(jié)選中了侯孝賢的《最美好的時光》,不如說是戛納給了侯孝賢一個大面子。臺灣的藝術(shù)電影一直是侯孝賢的天下。對于當?shù)仉娪耙呀?jīng)瀕臨死亡的臺灣來說,侯大師數(shù)十年如一日只為影節(jié)不為票房、勤勤懇懇制作電影的精神實在可嘉。不用看內(nèi)容,只看片名就知道這部影片延續(xù)了侯大師的風格———節(jié)奏緩慢,充滿人文關(guān)懷,氣氛壓抑。
華語影片“火爆”戛納
21部參賽影片中,美國電影占據(jù)7席,無可爭議地坐到了大哥的位子上。讓人驚訝的是,華語電影竟和法國本土電影一樣,分別有三部入圍,并列排在了第二位。這些年在國際影壇上聲名卓著的日韓電影,分別只有一部影片入圍,被華語電影甩在了后面。
征戰(zhàn)戛納的中國“外圍部隊”更加生龍活虎,成龍的《神話》、劉偉強的《頭文字D》、徐克的《七劍》雖只是進行展映,卻比三部參賽片更有風頭和氣勢。其中,陳凱歌的大制作《無極》一擲千金,組織了片中所有主創(chuàng)到現(xiàn)場播映片花。
今年的戛納評委中,有兩位中國人的身影,這幾乎是史無前例的。他們一位是競賽單元的評委香港導演吳宇森,一位是短片單元的評委會主席臺灣導演楊德昌,后者2000年憑借《一一》獲得了戛納最佳導演獎。
中國電影要掂量“厚禮”
在戛納電影節(jié)這場電影奧運會中,這不是第一次有多部中國影片入圍,我們的電影已經(jīng)躋身世界前列了?今年恰逢中國電影百年,這可能是戛納組委會送給中國電影的一份厚禮。客觀地說,戛納不會因為中國電影百年,而改變自己的評判原則。能有更多的華語電影入圍肯定是好事,能獲獎更是大好事。但是,這種榮譽不應該僅僅只停留在幾個導演身上,或只是幾個制作公司的功勞。在中國電影百年的日子里,面對戛納送給華語電影的這份厚禮,應該如何接受,實在是一件應該仔細掂量的事情。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曾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