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標簽里必須標示的飽和脂肪酸是什么
“這個奶茶標注了0反式脂肪酸,應該比較健康吧?”21歲的大學生賴孟銣在便利店拿起一瓶乳茶飲料,仔細查看配料表標簽后買下了飲料。隨著食品工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消費市場的不斷豐富,人們的飲食選擇愈發(fā)多樣。與此同時,食品標簽不再僅僅是包裝上的附屬內(nèi)容,其重要性正與日俱增,成為消費者了解食品信息、作出合理飲食選擇的關鍵窗口。
3月27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公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其中要求食品標簽在強制性標示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基礎上,增加標示飽和脂肪(酸)和糖兩項內(nèi)容。這一舉措,與我國民眾當前面臨的健康問題息息相關。
此次食品標簽的修訂,是落實減鹽、減油、減糖“三減”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步,旨在更全面地展示食品營養(yǎng)信息,指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
被忽視的“脂肪家族成員”
記者前期在對消費者的采訪中發(fā)現(xiàn),對于飽和脂肪酸,很多年輕人知之甚少。
20歲的大三學生李唯佳表示:“我不太了解飽和脂肪酸,只知道攝入過多脂肪會導致發(fā)胖,但是我也不清楚具體有什么危害?!?/p>
大三學生鐘子祎說:“我知道脂肪分為幾種,但我沒有看過關于脂肪的詳細科普,不太清楚飽和脂肪酸是什么。單看字面意思,‘飽和’和‘脂肪’組合在一起,是指脂肪過多嗎?我覺得這種物質可能不太健康?!?/p>
22歲的汪語涵告訴記者,她沒有聽說過“飽和脂肪酸”:“我覺得在購買食物的時候看食品標簽太麻煩了,平時不會特意看。我知道有些食品含有對健康不好的成分,但是我相信只要不過多食用,對于身體健康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p>
隨著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新規(guī)要求食品標簽強制標示飽和脂肪(酸),這個長期被忽視的營養(yǎng)成分正引發(fā)公眾關注。飽和脂肪酸究竟是什么?過量攝入會帶來哪些健康風險?為了揭開這個藏在食品標簽里的健康密碼,記者采訪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研究員方海琴。
飽和脂肪酸攝入超標危害大
方海琴介紹,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并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脂肪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結合而成,其中,脂肪酸又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是指碳鏈中不含不飽和雙鍵的脂肪酸,這類脂肪酸隨著碳原子數(shù)目的增加,熔點逐漸增高,極性逐漸消失,必須經(jīng)膽汁乳化才能被人體吸收。
方海琴強調(diào),由于攝入過多能量會帶來如肥胖等健康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應將總脂肪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的30%或更低,以降低超重、肥胖的風險?!芭c其他脂肪酸一樣,飽和脂肪酸的一個重要功能,即提供人體能量。因此,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的風險。”
世界衛(wèi)生組織以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應低于膳食總能量的10%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兒童青少年(4-17歲)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應低于膳食總能量的8%。“像我這樣一個成年女性(18-49歲),在輕體力活動水平下,每天需要的能量大約為1800千卡,那么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應限制在20克以內(nèi),換算成豬油的話,將近50克,也就是一兩左右?!狈胶G僬f。
此外,科學研究表明,膳食中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明顯影響血脂水平。血脂包含4項基本指標,分別是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把呤莿用}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用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多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血清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從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狈胶G俳忉尩?。因此,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還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關注食品標簽里的健康密碼
賴孟銣曾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困惑:“我之前都沒太關注過食品包裝上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只知道反式脂肪酸是對健康不利的?!彼€表示,先前在瀏覽社交媒體時,偶然看到過一位醫(yī)生發(fā)布的健康科普帖子,了解到飽和脂肪酸似乎存在于很多生活中常見的食品中,但她不知道自己平時攝入的飽和脂肪酸是否過量。
方海琴表示,在我們的日常膳食中,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動物油脂和動物性食品中。比如,豬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占總脂肪酸的41%。方海琴補充,“除了豬油,像牛油、羊油等動物油脂,以及一些肉類、油炸食品和糕點中,也都含有較高比例的飽和脂肪酸”。
方海琴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仔細查看食品標簽,不僅要關注飽和脂肪酸和糖的含量,還要綜合考慮其他營養(yǎng)成分,作出合理的選擇。
了解飽和脂肪酸,合理控制其攝入,是邁向健康生活的重要一步。希望廣大消費者能夠充分利用食品標簽上的信息,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好飲食關,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擁有健康的體魄。
實習生 盧安宜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劉昶榮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3月29日 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