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短板
在中國的空調市場渠道上,基本形成了專業(yè)空調經銷商(包括批發(fā)、零售)、家電大連鎖賣場、綜合電器終端、廠家自建的專營店等終端。外資品牌則為了在渠道上操作方便,便于管理,往往只選擇單一的家電大連鎖賣場。而家電連鎖主要在一級市場,專業(yè)渠道在二、三、四級市場占據著主流地位,外資只選擇一種渠道,自然會失去一部分消費者。
目前,由于一、二級市場競爭激烈,利潤趨薄,美的、海爾、格力等國產品牌紛紛開辟新的戰(zhàn)場,實施渠道下沉,如美的在2007年與經銷商合資成立銷售公司,計劃在全國開3000家專賣店。而外資品牌在廣闊的三、四級市場幾乎是空白。
渠道狹窄單一伴生了另一個弊端——售后網點少,售后服務不到位?照{與其他家電產品的區(qū)別是其屬于“半成品”,購買以后,還要進行安裝等售后服務,素有“三分質量、七分安裝”之說。售后服務不好,將失去品牌吸引力。一些外資品牌通過與國內家電維修點合作、合資等方式,“收編”了部分特約維修點,但據很多消費者反映,許多維修點是一些個人家電維修攤位,技術含量低,服務態(tài)度差,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由于銷售網絡出現(xiàn)嚴重問題,松下空調的銷售直線下挫,相關中高層會來一次大換血!币晃皇煜に上驴照{的業(yè)內人士告訴本刊記者。
渠道建設本就明顯不足,政策多變更成為外資空調在渠道方面的致命錯誤。一直以來,穩(wěn)定的經銷商隊伍和合適的渠道網絡是空調品牌賴以生存的基礎。松下一直采取區(qū)域代理的營銷模式,2006年以前,它在主要區(qū)域都設有中轉倉庫,后來為了節(jié)省費用取消了,將庫存風險轉嫁給代理商,此舉使渠道商大為不滿。
三星空調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幾年里,從區(qū)域性大代理商,到團隊直銷,再到放棄部分區(qū)域性連鎖,不斷調整的銷售思路不僅使其營銷政策不能落實,更丟失了一批忠誠的經銷商。營銷渠道不穩(wěn)定,反過來又引發(fā)了一系列售后服務問題。原來的經銷商在退出三星空調經營后,不愿意再為已售出的產品提供服務,而新商家又認為不是自己銷售的沒有服務義務。相互之間的扯皮,在消費者中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價格戰(zhàn)失利
在市場份額不斷縮小的情況下,2007年,松下、LG、三星等外資品牌終于放下高貴身段,集體降價。但這并沒有給市場格局帶來明顯改變。時任奧克斯空調營銷總經理鄭宏偉分析說,盡管外資品牌通過大幅度降價在短時間內可以吸引一定人氣,但這種削減利潤乃至虧本的營銷方式注定不會長久。他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洋品牌的被動降價更像是一種‘回光返照’。”
此后兩年里,外資空調慢慢沉寂。進入2009的“變頻空調年”,他們認為發(fā)揮技術專長,重新奪回失地的時機到了,醞釀最后一搏。在變頻領域耕耘多年的松下,去年“五一”前夕一次性推出29款變頻新品,這種強度相當于國產變頻空調的總和。伊萊克斯、三星、LG、三菱等都在暗暗發(fā)力。
然而,從國美發(fā)布的五一變頻空調銷售數據來看,外資品牌被澆了一盆冷水,前“二十強”中只有日本大金上榜,國產品牌的美的、海爾、海信科龍以絕對優(yōu)勢成為贏家。
擁有技術的外資空調為何沒有打贏這場翻身仗呢?分析人士稱,經過二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國空調企業(yè)已經完成了從資金到技術以及品牌的綜合積累。他們認為,雖然變頻空調對很多中國空調企業(yè)來說是新東西,但畢竟不是白手起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瓶頸。而且,現(xiàn)在國內企業(yè)很多都是與大金、開利等外資聯(lián)手推變頻,在技術上與外商獨資品牌沒有什么差別!皣鴥绕髽I(yè)是否上變頻空調只是一個主觀意愿的問題而已,隨著國家能效標準升級,他們開始行動了!
“外資品牌銷量不大,沒有規(guī)模優(yōu)勢,降價空間有限,并不適于價格戰(zhàn)!鼻笆隼钕壬硎,打價格戰(zhàn)是國產品牌的拿手好戲,使用自如,隨著他們蜂擁上馬變頻等高端空調,外資品牌的價格體系遭到毀滅性打擊。
不僅如此,如今國內空調企業(yè)開始將目光轉向全球市場。早在2006冷凍年度,中國空調出口比例就達到53%,出口國家和地區(qū)達到200多個。目前,中國空調產量占全球產量的70%,格力、海爾等都在加大自主品牌的出口比例。這充分顯現(xiàn)出,不僅在中國市場,在更為廣闊的全球市場上,外資空調也正在感受來自中國的壓力。(凌 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