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是真正的危機時期。三星的前景如何難以預測。我認為代表三星的大部分事業(yè)和產品將在十年內會消失,沒有時間猶豫!边@是李健熙在3月24 日決定重返三星領導層時的感言。外界普遍認為,這顯示出這位曾經(jīng)締造了三星神話的韓國民族企業(yè)旗幟性人物“高處不勝寒”的危機意識。
這種危機首先來自于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在去年的全球手機市場上,三星雖然僅僅位居芬蘭的諾基亞之后,排在次席(市場占有率為19.9%),但在引領手機未來市場的智能手機領域卻成績不佳。三星在智能手機產品推出時間和競爭公司相比晚了近一年,而且在韓國國內市場也不敵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上網(wǎng))。蘋果和谷歌等以軟件為主力產品的企業(yè)營業(yè)利潤率達到30%以上,而三星電子的營業(yè)利潤率還不到10%。也就是說,三星電子不僅沒有引領市場,反而被拋在了后面。去年11月,在氣溫達到零下的天氣里,韓國的年輕人為了得到一部新上市的iPhone排起了長隊,這在本土品牌一直居于絕對主導地位的韓國是件稀罕事,iPhone手機在韓國市場上一經(jīng)推出,僅在一周內就創(chuàng)造了銷售10萬部的紀錄。這些都深深刺激了三星高層和在幕后觀察的李健熙的神經(jīng)。
正可謂“屋漏偏逢連陰雨”,在國內外手機市場上倍感壓力的同時,三星產品又罕見地出現(xiàn)了質量問題。2009年10月10日,韓國各大媒體報道了三星熱銷的對開門冰箱發(fā)生爆炸事故的新聞,這在韓國消費者中引發(fā)了一陣騷動,因為三星產品在韓國普通民眾中一直是高品質的象征,而此次質量事故正好出在三星電子建社40周年前夕,因此格外引人注目。據(jù)韓國媒體報道,當從報紙上得到這一消息時,李健熙對此大為惱火,稱自己過去20年傾全力打造的“質量至上” 的經(jīng)營理念遭到了“毀滅性”打擊。雖然事后三星對相關產品進行了召回,但此事對三星品牌的形象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影響。
與產品市場出現(xiàn)的暫時性技術問題相比,公司內部管理結構始終沒有理順的問題,則直接影響到三星未來的發(fā)展。最近豐田汽車風波給李健熙造成了很大沖擊,對此他表示:“全球一流企業(yè)正走向崩潰,三星也是前途未卜!痹诶罱∥跬顺鼋(jīng)營一線的這段時間里,三星實行的是“集體領導體制”,這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經(jīng)營中顯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以前李健熙是三星集團的主心骨,但其退出后很難期待有人在高風險領域進行果斷投資。有經(jīng)濟學家通過分析就發(fā)現(xiàn),三星在重大決策方面確實比以前慢了很多。再加上最近發(fā)生了冰箱爆炸和芯片技術外泄等事件,頻繁暴露出組織紀律松散的漏洞。甚至在李健熙宣布重返管理層的當天,三星電子半導體廠還發(fā)生了停電事故。
正是在這種“內外交困”的背景下,李健熙的復出更加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對于李健熙此次沒有使用外界所猜測的名譽總裁身份,而是直接使用“三星電子總裁”這個頭銜復職,有分析就認為,李健熙此次絕不只是象征性的復出,其背后的真實意圖,是要對三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對于其上任后的動作,分析認為:首先,李健熙很可能會進行機構重組,以加強內部組織紀律觀念并調整內部管理架構。三星集團目前正考慮新設總裁辦公室,并將社長理事會下屬的業(yè)務支援組、法務組和通信組擴大重組為品牌管理室和倫理管理室。同時,三星還有可能恢復李健熙下臺時同時被解體的集團戰(zhàn)略企劃室。外界觀察到,如果恢復戰(zhàn)略企劃室等社長輔助工具,等于恢復了原先三星經(jīng)營系統(tǒng)的特征,即“李健熙會長—戰(zhàn)略企劃室—子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CEO)”的三角體制。三星集團副總經(jīng)理李仁用日前接受采訪時就表示:“目前三星集團內部的機構重組尚在考慮中,但肯定會加強社長理事會下屬組織的職能!
其次,新項目的推進速度也有望加快。三星集團的一位高層負責人表示:“之前李健熙會長的主要作用就是決定集團每5—10年的發(fā)展方向,及事關集團未來的上萬億的大規(guī)模投資等,此次李健熙會長重返三星,很可能也是主要負責這方面的事務”,這標志著三星在經(jīng)營速度和先期投資方面將邁上一個新臺階。弘益大學公司管理系教授金鐘奭認為:“全球金融危機過后,主要產業(yè)領域正迅速改變。在不確定因素較多的情況下,必須在重大決策上加快速度,從這一點來看,李健熙重返管理層非常有必要!
第三,重要人士調整不可避免。其實最近幾年,三星集團內部的人事調整一直在進行。有評論就認為,李健熙重返領導層將對三星的經(jīng)營方式和繼承方式產生影響。家族經(jīng)營體系會得到強化,下一步的人事調整的重點,就是如何確保目前擔任三星電子首席運營官(CEO)的李在镕副社長如何順利繼承三星集團的經(jīng)營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