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輝和郝崇一見到記者就非要和記者合影,接著就打開了話匣子,用王洪輝的話說,“終于找到了傾訴的對象”。
他們是一對夫妻,來朝鮮之前是吉林省吉林市北華大學中文系的老師,去年9月接受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漢辦)的派遣,來到朝鮮平壤外國語大學擔任漢語教師。
郝崇說,他們是“民間文化使者”。隨著中朝交流日益緊密,朝鮮學習漢語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們對于學習漢語的熱情也越來越高。王洪輝和郝崇兩人主要教高年級學生的口語和文學,還給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準備到中國留學的朝鮮學生進行培訓。
王洪輝說,朝鮮學生可愛、熱情,在課堂上也很活躍。學生們經(jīng)常向他們提問題,特別渴望了解當今中國的現(xiàn)實情況。他在課余時間開辦專題講座,介紹當代中國人的文化精神和心理以及當代中國文學作品,很受朝鮮學生歡迎。
學生們對于學習漢語的高漲熱情讓這兩位真心想幫助學習漢語的朝鮮人提高語言水平的老師感到非常欣慰。
但在事業(yè)成功的同時,由于朝鮮生活物資相對匱乏,王洪輝他們的生活卻很艱苦。
負責接待他們的平壤外國語大學外事處的朝鮮同志對他們贊賞有加,稱贊他倆是能“微笑著解決問題的人”。如今他們在平壤的生活非常愉快,本來一年的任期,又延長了半年。
駐朝使館教育組的王克媛老師向記者介紹,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向朝鮮派遣對外漢語教師,一直保持著每年兩名的水平。朝方對于這些中國老師評價很高,贊揚他們更新了朝鮮老師和學生的漢語知識結構。
記者能從王洪輝和郝崇的身上看到他們沉甸甸的責任感,他們說這份責任感,源于身在國外的中國人對祖國越來越強大的自豪感。(張濱陽 姚西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