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不是唯一的愛國方式”
從抗議示威到對話交流,海外留學生在這一年中逐漸成長
從去年奧運熱火的8月到時下炎炎的夏日,這一年走來是風風雨雨的一年,許多中國海外留學生如此感慨。從保衛(wèi)北京奧運火炬,到今年的法國圓明園獸首拍賣、劍橋大學“擲鞋事件”、與“7·5”事件相關的國際事件……在這些中外交往的大事件中,不時閃現(xiàn)著一個特殊群體的身影: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們,他們的愛國熱情得以張揚,他們的對外交往之道則不斷積累、日趨成熟。在一年多的歷練后他們關于“愛國”的想法和行動也在漸漸改變。
用沉默對抗熱比婭
“你越搭理熱比婭,她就越鬧騰。”堪培拉大學學聯(lián)主席謝清風對于“疆獨”頭目熱比婭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電影節(jié)上的表現(xiàn)有點不屑。在得知熱比婭獲得赴澳的簽證后,留學生之間就商議好“集體不行動”。
8月8日晚,熱比婭出現(xiàn)在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的放映現(xiàn)場。據(jù)法新社報道,會場外,一些以中國留學生為主的反分裂者揮舞條幅,期間有一名示威者與“疆獨”分子發(fā)生沖突。不過,恐怕這樣的抗議規(guī)模并不能讓熱比婭“如愿”。
針對熱比婭在澳大利亞的作秀表演,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普遍認為,這是熱比婭利用一部分澳大利亞人對中國不了解的心理,借機進行的炒作。所以,留學生們也商定,不搞大規(guī)模的抗議以免淪為熱比婭的話柄,反而助長了她的聲勢和氣焰。
愛國不是“一錘子買賣”
相比之下,一年多以前,“謝清風們”是激情四溢的。
作為北京奧運火炬堪培拉傳遞保衛(wèi)活動的主要組織人之一,謝清風每每談起這件事情都無比自豪。這座坐落于格里芬湖岸邊,四周森林環(huán)繞、優(yōu)雅秀氣的年輕都市在2008年4月24日這一天充滿激情。當時他負責的區(qū)域是火炬?zhèn)鬟f的終點站,區(qū)域不大卻擠滿了2.5萬到3萬人!翱芭嗬婚L途汽車公司的汽車全部被我們包光,長途休息站的麥當勞也被一掃而空。”謝清風談起當時場面時如此形容。
去年4月的圣火傳遞事件某種程度上也讓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空前團結(jié),他們組織了游行以抗議那些干擾圣火傳遞的勢力和行為。在法國攻讀傳播學碩士學位的學生、“四月之友”協(xié)會秘書長蔡印同還清楚地記得,有些熱血青年忍不住沖上去跟“藏獨”分子扭成一團……
“不過,激烈的行為只是特殊形勢下的需要!辈逃⊥治龅,畢竟這不是中國人的處事風格,而且也容易給反對勢力留下把柄。而經(jīng)歷這一年多,對于如何表達愛國情懷,蔡印同認為最重要的轉(zhuǎn)變是尋求如何長期有效地影響當?shù)厝,而不僅僅是抗議游行這類短暫的“一錘子買賣”!拔覀儾⒉恢竿軌蛞幌伦诱f服別人,而是通過對話、溝通給他們多提供一個觀察角度,告訴他們真實的中國是何模樣!彼f。
2009年初,溫家寶總理在劍橋演講時遭遇不愉快的“擲鞋事件”時,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的研究生常非凡也是目擊者之一!皵S鞋事件”最初也點燃了他和其他一些中國留英學生的憤怒,但在那位肇事的德國學生認錯道歉后,華人學生原定在庭審當天的請愿活動也就此取消。留學生的冷靜沒有讓事態(tài)擴大化,也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以對話代替對抗
“不是旅居在外的游子,怎么能體會對家鄉(xiāng)的那份眷戀?”幾位受訪的留學生對此感慨良多。
經(jīng)歷了幾樁大事件,海外留學生們血液里始終澎湃著愛國的激情,不同的是應對策略的調(diào)整。
7月的一天晚上,巴黎市中心蒙巴納斯車站附近的一家咖啡館內(nèi),一場積極熱烈的討論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本次沙龍主題是“新疆騷亂與中國少數(shù)民族政策”,由中法民間青年交流組織“四月之友”協(xié)會主辦,并邀請了法國各界人士以及媒體參加。與會人士認為此活動“有助于加深對相關事件的認識程度,擴大中法民間的相互理解!
協(xié)會秘書長蔡印同告訴《國際先驅(qū)導報》:“中法真正了解對方的人很少!痹谒磥碇蟹艿漠a(chǎn)生并非由于根本利益沖突,而是更多源自雙方溝通和互信不足。
去年4月19日,中西方隔閡最深的時刻,正在法國里爾讀商科研究生的李洹,在巴黎共和國廣場用流利的法語發(fā)表演講《不能讓祖國受委屈》,如今作為“四月之友”主席的他,在協(xié)會成立后表示“我們需要滴水穿石地消融中西方民間隔閡”。
他們的行動也引起了法國方面的注意,蔡印同和協(xié)會另一名成員接受邀請,于4月底以個人身份前往法國國會,為法國國防部、亞洲中心等機構(gòu)的專家學者,就中國外交和中法關系做了主題報告。“我想法國智庫會樂意聽到這么直接的、來自中國民間的聲音,而我們也希望能影響到這些對法國決策有影響的‘意見領袖’!
而謝清風和常非凡所在的學生組織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多場“劍橋中國高端論壇”將于近期舉行,國慶60周年之際,也會舉辦相關展覽以及辯論會。在常非凡眼中,隨著新的全球格局的逐步形成和依舊風云變化的國際形勢和環(huán)境,中國還是會面臨難以避免的沖突和挑戰(zhàn),“時代要求我們不止于做愛國留學生,更應投入到增進中西方溝通理解的工作中去。”常非凡說。(漆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