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刊文指出,解決好域內漢語和域外漢語的協(xié)調問題,對于域外漢語的維護和發(fā)展,鼓勵更多華人學習漢語有著積極的意義,這也成為文章作者所發(fā)起編寫《全球華語詞典》的主要目的。漢語的應用不限于中國,學習漢語也不全在中國,因此,編好結合當地社會情況與語言情況的漢語教材,就是必需的。文章認為,編纂華語詞典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詞典注釋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加強、鞏固華語的共同核心,華語的趨同。
文章摘錄如下:
語言的發(fā)展與變異,是免不了的。從華語走向世界的視角觀察,華語的應用與規(guī)范問題,就不可能只從中國國內的需要或角度考慮。我們應該更注重華語區(qū)之間的交流。就在這樣的看法下,我于1999年發(fā)起編纂《全球華語詞典》,以解決交流中出現的問題。
我分別于1999年、2001年和2002年,在香港、北京和南昌提出編纂《全球華語詞典》的建議。特別是2002年,為《中國語文》五十周年紀念而在南昌舉行的國際研討會上提出,當時重要的語言研究者都在場。
2004年6月,我率先在新加坡正式成立了新馬泰印的編寫組,汪惠迪先生擔任主持人。(編按:汪惠迪當時是新加坡報業(yè)控股華文報語文顧問。)
2005年1月18日,中國教育部語言信息司司長李宇明教授在廣州暨南大學華文學院,主持召開詞典的編寫會議。
2005年3月,《全球華語詞典》的編寫計劃獲得中國國家語委科研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立項,列為國家語言文字應用的科研重點項目,并撥發(fā)研究費,北京商務印書館承擔印刷以及其他費用。至止,《全球華語詞典》的編纂工作總算正式落實了。中、港臺、澳門、新加坡等地的13所大學和三個學術團體/機構參與了這項工作。
共同語的規(guī)范問題
這本詞典命名為《全球華語詞典》。
什么是“華語”?李宇明教授認為“華語,是以普通話為基礎的現代世界華人的共同語!
汪惠迪先生認為:“改革開放以后,華語一詞的應用面逐漸擴大,使用頻率不斷提高,……華語是一個能夠促使人們語文生活和諧,具有包容性的詞兒!
郭熙教授提出“規(guī)范是共同語內部的,協(xié)調是區(qū)域性語言或方言之間的。用‘協(xié)調’,反映出域內漢語和域外漢語的平等,反映出這種協(xié)調的雙向性、互動性。……漢語要國際化,那么,漢語就必須進一步豐富自己!
“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世界性的漢語而不通過它在世界各地的變體來豐富自己。這就是域內漢語身為漢語的大本營,而又要與域外漢語采用這樣一種雙向、互動的模式的原因。……因此解決好域內漢語和域外漢語的協(xié)調問題,對于域外漢語的維護和發(fā)展,鼓勵更多華人學習漢語有著積極的意義!
上面的這些看法,都既看到了“規(guī)范”的需要,也看到交流的需要;同時將各地華語當作是豐富現代漢語標準語的源泉。這是華語國際化時,我們的基本看法。因此,編纂《全球華語詞典》的第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交流,讓各地的華語在交流中自然融合。
為各語區(qū)收入不同選擇
同一個意義,不同的華語區(qū)對語素做了不同的選擇,如:捐血——獻血,軍眷——軍屬,烈陽——烈日,零沽——零售,疲累——疲勞,勸捐——勸募,守密——保密,速件——急件、睡房——臥房、臥室,贏獲——贏得等等。
語素相同而語序不同的詞,如:攤分——分攤,隨伴——伴隨,梯階——階梯,添增——增添,誤失——失誤,銜頭——頭銜等詞。這些詞,雖然不會在交流中產生誤解,但哪些能保留下來,哪些會被淘汰,誰也說不準,就只能讓語言應用者去決定了。
這兩類詞,都不會影響交流,數量也很多,《全球華語詞典》只能有選擇性地收入。
從歷史的發(fā)展來看,1949年之后,中國和其他華語區(qū)隔離,中國的語言隨著社會的大變遷而變遷。中國語言獨立發(fā)展,對其他華語區(qū)很少構成影響。而1949年前的“國語”,卻在華語區(qū)流傳、生根。不同的華語區(qū)也分化出不同的區(qū)域變體。
但大體上說,華語區(qū)的語言都比較接近1949年前的“國語”,華語區(qū)之間語言的相互影響也比較多,與1949年以后獨立發(fā)展的“現代漢語”的距離比較遠。
“理論”這個詞,1983年版《現代漢語詞典》注:“講理,(多見于早期白話)”,2002年版才將 “多見于早期白話”刪去。“講理”的意義,是早期白話,但卻保留在華語區(qū)里。
“放心不下”、“吃罪不起”現代漢語很少這樣用。陸儉明認為是早期白話的用法,現在普通話已不用。但現在網頁上“瞧他不起”、“接軌不了”,用例也很多。新加坡華語,“看他不起”和“看不起他”一樣常用。
對這些有距離的現象,不可能強求統(tǒng)一,也只能在交流中讓差異自然的融合。
交流是雙向的!度蛉A語詞典》對中國人到其他的華語區(qū)時,也有參考的價值。
以“查考的需要”為重點
除了方便交流之外,編纂《全球華語詞典》的第二個目的是,在漢語國際化的過程中,提供豐富現代漢語標準語的詞匯源泉。
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現代漢語里每年大約出現1000個新詞。這些新詞,除了中國自己創(chuàng)造的,如“兩會”、“特區(qū)”、“一國兩制”、“審批”等之外,也有不少是引進的。
2005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收了動粗、政要、爛尾、搞定等等,就是從華語區(qū)引進的新詞!冬F代漢語詞典》有“吃偏飯、吃閑飯”,新馬港泰等地就有“吃軟飯”。
但哪些《現代漢語詞典》應該收入,哪些不應該收入,卻是應該謹慎的。我曾說:《現代漢語詞典》收了“秀”,釋義是“表演;演出”。這個意義的“秀”,還不能完全替代“表演;演出”,而且在比較正式的文件里是不用“秀”的!靶恪蹦懿荒芊(wěn)定地留在漢語里,仍有待觀察。如果以普遍性為準,那么是不是也該收“哈日、哈韓”的“哈”呢?
《現代漢語詞典》要兼顧“滿足查考的需要”,第五版大量收入了不十分穩(wěn)定的新詞,這就不一定能和“對語言的正確使用起到積極的指導”的任務相符合。
《全球華語詞典》以“查考的需要”為主要任務,大量地收入各華語區(qū)的相對穩(wěn)定的漢語詞語,方便華語區(qū)之間的交往。這些詞語,在廣泛應用,穩(wěn)定了之后,《現代漢語詞典》再考慮收入,就可能更符合《現代漢語詞典》的性質。
在交流中,那些被多個區(qū)域采用的詞語,就可能成為華語的共同詞語。這就起到了豐富現代漢語標準語的作用。
柔性引導,而非強行統(tǒng)一
編纂《全球華語詞典》的第三個目的,是促進漢語的趨同:
《全球華語詞典》的解釋用語將是地道的現代漢語標準語,并且以現代漢語標準語作為比較的標準,以顯示地區(qū)性的差異——尤其是微小的,一般人難以察覺的差異。這保證了《全球華語詞典》在語言趨同中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比如:“與否”,應該注上“現代漢語只用在雙音節(jié)的動詞、動詞短語或者形容詞的后邊”,以顯示一般人沒注意的差異!凹右浴辈荒苡迷趩我艄(jié)副詞后面,單音節(jié)副詞后面只能用“加”:如“不加研究”和“多加注意”。新加坡華語里“不”有用來修飾“加以”的,如“不加以處理”。
新加坡華語出現的“不用緊”,有越來越普遍的趨勢。詞典應該收“不用緊”,說明“不要緊。要緊-不要緊,現代漢語沒有”不用緊“的說法!
語素不同或語序不同的雙音詞,也都將注上現代漢語等義的詞。臺灣用“房市”,現代漢語用“樓市”;臺灣的“牽手的夫君”,不懂閩南話的讀者,一定產生誤解。詞典在“牽手”下都應該用現代漢語說明“牽手:配偶”。
詞典注釋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加強、鞏固華語的共同核心,華語的趨同。
今后,漢語的應用不限于中國,學習漢語也不全在中國,因此,編好結合當地社會情況與語言情況的漢語教材,就是必需的。漢語學習者與漢語使用者,可能在不同的華語區(qū)工作或學習,《全球華語詞典》必須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語言信息。語言教學人員也能從詞典中找到有用的語言信息,協(xié)助他們的教學。
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擴展,中國傳媒和影視影響力的擴大,將使現代漢語標準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使各地華語相互靠攏,也將使華語原來具有的共同核心更加堅實,就像美國的國力和傳媒影視對世界英語的影響一樣。
但是,這個影響應該是在交流中逐漸發(fā)生的,是溝通交流中自然取舍的結果。我們只能做柔性的引導,而不是強行的統(tǒng)一。
《全球華語詞典》所提供的資料和注釋、說明,就只是一種柔性的引導,能不能在趨同中起作用,完全仰賴于華語區(qū)之間語言使用者的共識。(周清海,系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