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11日電 香港《明報》11日刊出社評說,馬英九重組臺當局“行政院”,能否重振聲勢,關鍵在于臺灣經(jīng)濟能否擺脫困境;而兩岸關系的好壞,又與臺灣經(jīng)濟息息相關。因此,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大大影響馬英九能否帶領國民黨從敗部復活。
文章摘錄如下:
馬英九重組“行政院”,不但是要撫平民對當局救災遲緩的怨憤,更是為了自己以至國民黨打拼。他能否重振聲勢,關鍵在于臺灣經(jīng)濟能否擺脫困境;而兩岸關系的好壞,又與臺灣經(jīng)濟的良窳息息相關。因此,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大大影響馬英九能否帶領國民黨從敗部復活。
目前馬英九的處境,相信他在16個月前宣誓就任時,萬萬意想不到。去年3月,馬英九以58.45%的得票率當選之時,他擁有的政治資源,還包括國民黨在“立法院”的三分之二議席,而且,臺灣25個縣市有18個由國民黨執(zhí)政。可以說,當時馬英九和國民黨處于完全執(zhí)政地位,氣勢極盛,臺灣民眾都在憧憬他會為臺灣帶來新局面。
4個月前民望高達56%
一場風災跌至不足兩成
過去1年,全球飽受金融海嘯蹂躪,經(jīng)濟低迷,但是臺灣民情并未太過怪責馬英九,因為此乃非戰(zhàn)之罪。例如4個月之前,即馬英九就任1周年時,他的民望仍然高達56.1%,劉兆玄“內閣”的滿意度也有50%。上月8日,臺風“莫拉克”帶來臺灣百年一遇的特大水災,但是馬英九及其行政團隊反應遲緩引致民怨,馬英九的民望跌至不到兩成。
這次馬英九強力主導,大幅度重組“行政院”人事,顯示他意欲借此設定停損點,重新振作,希望從低谷爬出來。
這次改組涉及14個職位變動,連被視為“行政院”領導層的三長,即“行政院長”、“行政院副院長”和“行政院秘書長”都予以更換;另外,這次改組肇因與風災有關,但是所更換的“閣員”,例如“教育部長”鄭瑞成和人事局長陳清秀負責的政務范圍,與災情并無關聯(lián),但是他們過去推行的一些政務,備受爭議,這次也要下馬,顯示馬英九借更換“內閣”人事,使團隊予人耳目一新的用意,甚為明顯。
初步看來,對于吳敦義任“行政院長”、朱立倫任“副院長”,民意反應都正面,支持度都較高,連帶跌至谷底的馬英九施政滿意度也止跌回升。這種情況,島內有輿論認為固然是肯定了吳、朱兩人在政壇的形象,更多的是反映臺灣民眾對于變革的期待。
新“內閣”成敗不僅要看“內政”
還要看馬英九的兩岸政策
另外,吳敦義只有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的學歷,但是人們并未將之與有博士學歷的劉兆玄相比,反而昨日在一次訪問中,他被引述有一套庶民經(jīng)濟理論,認為經(jīng)濟數(shù)字固然重要,但包括股市、餐廳生意、航空貨運業(yè)務,甚至在高速公路上南北奔馳的貨柜車數(shù)量,卻是更貼近民眾生活,同時更能實時反映經(jīng)濟興衰的重要經(jīng)濟指標。吳敦義刻意與民眾、民生拉在一起,肯定與他長期的民意代表歷練和基層工作有關,而傳媒也注意到了。這或許反映了島內一種普遍的期待。
至于48歲的朱立倫,早年從臺大教授、“立委”,到地方擔任首長,而他擔任桃園縣長的表現(xiàn),更獲得“五星級”縣長的最高榮譽。朱立倫被譽為“讓臺灣轉變的關鍵人物”,他所提出的桃園航空城計劃被認為具國際視野,也改變臺灣的未來。這次擔任“副院長”,強化了朱立倫作為國民黨以至臺灣政壇“明日之星”的形象。
吳敦義、朱立倫能否挽狂瀾于既倒,固然要看他們的管治能力,但更要看馬英九的領導,特別是能否處理好兩岸關系。兩岸關系不但關乎臺灣的安危,短線而言,臺灣經(jīng)濟能否擺脫困境,以至馬英九能否從敗部復活,保住國民黨的地位,都與兩岸關系的良窳有關。
例如今年5月馬英九就任滿1周年時,馬英九和劉“內閣”的高民望,主要是兩岸實現(xiàn)三通,加上推動簽署兩岸經(jīng)濟合作架構協(xié)議(ECFA)與金融監(jiān)理合作備忘錄(MOU)的消息,使臺灣股市一路飆升。良好的兩岸關系,對于馬英九和國民黨的重要,可見一斑。
如果馬英九“政府”能夠善用兩岸政策的杠桿作用,則不但可以令臺灣的經(jīng)貿金融領域有所發(fā)展,人民受惠;也可以提升個人和執(zhí)政國民黨的支持度,令敗部活復的機率增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