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干部特別要提升自己,解決“不適應”和“不符合”
問:您曾經(jīng)從地方到中央,又從中央到地方,走了很多地方。您2007年來上海,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2年多了。我特別想知道,在您眼里上海黨員干部的精神面貌是什么樣的?
俞:上海是有光榮傳統(tǒng)的地方,是我們黨的誕生地,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英勇犧牲的地方,上海的黨組織是好的。
前些日子,報紙上報道了一位徐素珍同志。她是1941年參加革命的,后來是一個工廠的副廠長,她老伴也是一個老同志,兩個人相約去世后把所有財產(chǎn)都作黨費交給黨。她生前交了大概七八十萬,后來把房子賣了又交了七八十萬,一共是150多萬。徐素珍同志代表了我們上海很多黨員忠于黨的事業(yè)、忠于人民的一種品質。
我在參加老干部活動時候,我們老干部局幾個同志跟我介紹過一個老干部,我記得叫方耀雄。他是四幾年參加革命的一個老同志,捐了100多萬給希望工程。我們上海的黨員是好的,黨的隊伍是好的,陳良宇的案件代表不了上海的黨組織。當然,我們上海的黨組織、黨員特別是黨的干部,有一個在新時期怎么樣提升自己,解決不適應和不符合的問題。
問:您認為不適應在什么地方,不符合在什么地方?
俞:不符合嘛,主要是黨的宗旨方面,有的人背離黨的宗旨,像陳良宇這種情況。這兩年來,紀委立案查處了局以上干部17名,說明這個腐敗現(xiàn)象仍然是很嚴重的。還有一些不正之風,還有一些黨員斗志衰退的情況,這都是不符合黨的宗旨的行為。
不適應的情況就多了。什么叫不適應呢?新時期對干部提出了很多方面的要求,我們的知識、我們的能力、我們對問題的見解、我們推動工作的魄力,適應不適應新時期的要求,這方面有很多的差距。一般地講,不適應是絕對的,就是永遠都有不適應的問題,不同時期不一樣;適應是相對的。對上海來說,不適應的問題突出的恐怕是在處理社會問題上,我們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的要求,比如說對矛盾凸顯期估計不足。矛盾凸顯期肯定有很多凸顯的矛盾,什么時候可能發(fā)生,發(fā)生在什么層面,我看我們是估計不足的。像去年年初的磁懸浮,當然它是一個征求群眾意見的過程,但是一部分群眾會反應這么強烈,我看我們是估計不足的,我說的我們包括我。
我在湖北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上海前進到一定程度了,這種矛盾很容易凸顯出來。這以后我們就制定了一個風險評估辦法,就是對重大工程和重要政策進行風險評估的辦法。
所謂風險評估,就是在我們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實施之前,對群眾可能有什么利益訴求要做評估。這些利益訴求中哪些是合法合理的,你必須要考慮進去;哪些是不合法不合有關規(guī)范,但是有他一定的合理的因素,你一定要考慮這合理的因素;哪些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你要考慮怎么做工作。我感覺我們雖然出臺了一個辦法,很多同志仍然沒有把這個問題提高到足夠的高度來認識。如果我們認為當前確實是一個矛盾的凸顯期,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就要把社會成本打進去。所謂的社會成本,就是你這個事情對群眾利益有影響,按政策這個問題應該解決,F(xiàn)在打沒打?也打進去了。打得夠不夠?是需要研究的。
問:如果一定要計算這樣的社會風險度,會不會有一些干部就干脆考慮別干了?
俞:這個社會成本,或者說是群眾利益的補償,沒打進去是錯的。打進去之后你覺得干不了,干不了就不要干。群眾利益沒有得到補償,你的工程怎么能做?做不了就不要做。這恐怕是一個我們不適應的問題吧。
第二個不適應的問題,就是依法治國的方略、憲法和法律至上的原則,這都是中央提的,我們恐怕有認識不足的問題。最明顯是最近的所謂的“釣魚事件”或者說“倒鉤事件”。這種“釣魚”式執(zhí)法行為,不是一概都不能采取的,但是它是要在特定的范圍和特定的授權下才能實施的。我們在某些打擊犯罪的場合,也實施這一種辦法。但是這種辦法用在治理非法營運車輛的時候是錯誤的,這肯定是錯誤的。那么這個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某一個人突然想起來要采取這種辦法,而是我們在這種執(zhí)法中間實行的那個叫做有獎舉報的制度。這種有獎舉報的制度如果不加限制地使用,必然地會產(chǎn)生職業(yè)舉報人,利用這種有獎舉報的制度來掙錢。我們在實行這個有獎舉報制度的時候,沒有從法律的層面上,認真地加以審核,評估一下這種制度會導致什么樣的局面。沒有認真地加以審核,也沒有加以很多約束性的條件,所以導致了這種事情的發(fā)生。這說明什么呢?說明法治觀念的不強。它是一種制度性的措施的錯誤,說明我和我們的同志們法治意識淡薄。
還有一條,就是對社會性的事件,或者叫做公眾事件的及時應對重視不夠。新時期的社會矛盾、公眾事件有它的特點,跟過去不同了,來得快,很集中,而且很多情況下直指政府而來。這個好處是什么呢?好處是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我們工作中的弱點。但如果應對不及時,會造成一些其他的問題。
公眾事件怎么應對呢?第一恐怕要快速反應。你總要有一個說法。重大的安全事故出來要快報事實吧,對政府的重要的批評要快速反應吧,是對是錯,或者對政府提出的問題你總要回答吧,不能回答你也要告訴:這個問題我們還沒有研究好,現(xiàn)在不能回答。第二要實事求是,第三要重在制度。
什么叫實事求是?我以前講過要快報事實,慎報原因。像閔行那個倒樓,我覺得處理是好的。事實報得很快,原因報得很慎重。我曾經(jīng)催過我們建委主任幾次,你這個原因怎么還不報,他說專家們要計算;第二次我問怎么還不報,他說專家們還要化驗,現(xiàn)場取樣化驗;完了又問他,說專家們要做一點實驗。我記得大概是一周左右公布的結果。像這種科學的問題,就要由科學來作結論,不能用長官意志,也不能迎合輿論。對事實的認定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看風向放風箏,不能當氣球隨風飄,哪怕有人指責你,你也不能趕風頭。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