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案核心人物——原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25日在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審。他被起訴的罪名主要有兩項:受賄和濫用職權。去年7月中紀委《關于陳良宇嚴重違紀問題的審查報告》中,曾總結了“陳氏六宗罪”。除上述兩項罪名外,還有“道德敗壞,利用職權玩弄女性,搞權色交易”一節(jié)。據(jù)稱,陳良宇曾與多名女子發(fā)生性關系,其中兩名成為了他的長期情婦,更有一人曾3次墮胎。但由于缺乏法理依據(jù),且與社保案并無直接關聯(lián),記者從可靠渠道了解到,上述情節(jié)在此次開庭中,未被公訴方列入起訴書中。(3月28日金羊網(wǎng))
陳良宇因為受賄、濫用職權而被起訴,早在意料之中。但此前由中紀委審查出的權色交易卻未被起訴,就讓人有些疑惑了。難道中紀委的調查報告不實?難道權色交易是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難道權色交易真的刑不上大夫?
讓人浮想聯(lián)翩的權色交易未被起訴,是否要給社會一種信號,就是權色交易只是一種道德譴責層面的問題,不能上升到法律懲處的高度?打開塵封記憶,翻開厚厚的卷宗,在事實面前,不得不讓人無語:從已曝光的“權色交易”的個案中就可窺見一斑——我們幾乎看不到僅僅因為“權色交易”而被懲處的官員,絕大多數(shù)“權色交易”都是因為官員在經(jīng)濟問題上東窗事發(fā)之后而附帶被發(fā)現(xiàn)。且在實際辦案過程中,關于權色交易被起訴的基本上沒有,這可能也是陳良宇們的“褲襠門”事件有恃無恐的根由所在吧。原來,翻開一本又一本的法律法規(guī),確實找不到對權色交易進行起訴的條文。用法律術語來說,大約就是“缺乏法理依據(jù)”這句冠冕堂皇的話吧?
現(xiàn)實中有很多事情如果要在法律文書中找到很具體的依據(jù),可能是很難的,加上中國文字的組合在不同時段、不同環(huán)境里有不同的理解,無形中為案件的辦理留下了周旋的空間。又加上中國辦案講究規(guī)則,一些案件總是以以前同樣的案件是如何判決的來作為后來斷案的依據(jù),如陳良宇之流管不住下半身,用職權上演激情戲之類的案件都是以黨紀政紀處分就到此為止了。
既然諸如陳良宇此類權色交易的案件以前鮮有法律懲罰的案例,那么是否可以從陳良宇案件開始,來一個經(jīng)典的“起訴”,來一個前無古人,后有來者的“有罪判決”呢?這樣做的目的,能夠起到的警示作用可能比道德譴責要大得多,更多的人在考慮權色交易這一途徑時可能也會望而卻步。
倘能從陳良宇開始將權色交易列入法律審判,其標本意義肯定深遠無比。(吳興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