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廣東省委在廣州隆重舉行了《習仲勛主政廣東》一書首發(fā)式。該書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公開出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為該書作序。首發(fā)式前,該書編委會專門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作了匯報,汪洋對此非常重視,并作了批示。
在《習仲勛主政廣東》一書中,通過眾多親歷者的口述,以及引用了豐富的史料檔案,為我們再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廣東改革開放的畫卷。翻閱這部"習仲勛在廣東工作期間的傳記",可以了解到許多決策的內幕--粉粹"四人幫"后,廣東創(chuàng)傷累累,百廢待興,葉劍英考慮,準備派習仲勛這位資格老、級別高,從政經驗豐富的干部坐鎮(zhèn)廣州,由他主持廣東省的日常工作,派他"把守南大門"(胡耀邦原話),中央對他寄予極大的希望。
被冤被關16年:每天轉圈鍛煉
在來廣東之前,習仲勛因為所謂的《劉志丹》小說案受到沖擊,被迫離開國務院副總理崗位,并且被"關押折磨達16年之久,剛剛恢復組織生活。此時他年紀也60多歲了。見到來接他回京的河南省領導時,他談起他被關在一間小房子,堅持每天兩次轉兩圈散步的情況。轉圈開始從1數到10000,而后再退著走,從10000數到9990、9980到1。他說"我為了要為黨和人民再做工作,就要走,就要退,鍛煉毅力,也鍛煉身體,我對共產黨是有充分信心的,我認為黨中央對我總會有個正確結論的。"回到北京后,葉劍英元帥見到習仲勛時,不禁愣住了:仲勛同志, 你備受磨難,身體竟然還這么好?!經過研究,中央決定派他到廣東擔任黨政重要職務,廣東戰(zhàn)略地位重要,經過十年動亂后,問題比較復雜,還有大量的冤假錯案沒有平反。作為祖國南大門的廣東省,正是經歷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之后,局面紛繁復雜。要主持省委全面工作,擔子極為每重"。但習仲勛以" 一個老共產黨員的革命膽略、遠見卓識。大無畏氣魄和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既沉著面對,又雷厲風行,團結省委一班人,穩(wěn)住大局,勵精圖治"。時任中央中央副主席的葉劍英曾表態(tài):"仲勛同志去廣東后,大刀闊斧,要破了死氣沉沉的局面,工作是有成績的。我們完全支持仲勛同志的工作。如果有同志感到有什么問題,希望直接找仲勛同志談。"這些話表達了黨中央對習仲勛在廣東工作的肯定和巨大支持。
臨危受命:"殺出一條血路"
習仲勛到廣東時,正是廣東偷渡外逃最嚴重的時期,"當時邊境一帶反偷渡外逃問題一直是由廣東省委政法系統(tǒng)負責處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偷渡外逃問題被當作是敵我矛盾看待,偷渡的人被叫做偷渡犯。" 習仲勛對這種情況嚴肅地批評說:"我們自己的生活條件差,問題解決不了,怎么能把他們叫偷渡犯呢?這些人是外流不是外逃,是人民內部矛盾,不是敵我矛盾,不能把他們當作敵人,你們要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放走。不能只是抓人,要把我們內地建設好,讓他們跑來我們這邊才好。" 在習仲勛的反復教育和引導下,省委常委最后統(tǒng)一了思想認識,實現(xiàn)了"偷渡問題不是敵我矛盾而是人民內部矛盾這一觀念的轉變,這對省委認清解決偷渡問題的正確途徑,進行改革開放,繁榮邊境經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他認為,要從根本上制止住外逃偷渡,要治本。要發(fā)展經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縮小與香港地區(qū)的差距。習仲勛到廣東之后,常對人說,耽誤了16年沒有工作,我要把損失的時間奪回來。據其夫人齊心回憶,在廣東,習仲勛夜以繼日、廢寢忘餐地工作著。他是想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緊迫感和歷史使命感使他更加精神百倍地工作,常常干到深夜,領導廣東人民在改革開放中"殺出一條血路",開創(chuàng)了廣東工作的新局面,而且也為全國改革開放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
對待改革開放:"三要三不要"
粉碎"四人幫"后,中央和鄧小平把目光投向沿海,投向南方,他們對廣東寄予厚望,把改革開放的突破口選在廣東。習仲勛到廣東上任后,面對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他考慮的一個重點問題是如何解放思想,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盡快把經濟搞上去。廣東如何對待改革開放先走一步問題,習仲勛斬釘截鐵地說:在態(tài)度上我看要有'三要'和'三不要':第一,要有決心有信心,不要打退堂鼓;第二,要有膽識,勇挑重擔,不要怕犯錯誤,怕?lián)L險;第三,要有務實精神,謙虛謹慎,不要冒失,不要出風頭,不要怕否定自己。特別是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拼老命也要把廣東這個體制改革的試點搞好。要下這樣一個決心,即使是可能犯錯誤,也要干。習仲勛到廣東不久,曾深入市場進行調查研究,對廣東副食品和農副產品供應緊張深有體會。當時,廣東對農副產品實行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市場商品奇缺,向城鎮(zhèn)居民發(fā)40多種限量供應的票證。據時任廣州市越秀區(qū)區(qū)委書記朱森林回憶:"當時有一件事對習仲勛同志刺激很大:市民把兌不了的魚票(五毛錢)寄到他那里,仲勛同志很有體會,就從副食品、蔬菜開始放開價格,蔬菜價格放開牽連到其它價格的改革。" 習仲勛和省委經過研究,決定廣東的經濟體制改革以價格改革和搞活城鄉(xiāng)流通為突破口。廣東率先在全國進行農副產品價格和購銷體制改革。1978年12月25 日,廣州率先在全國同行中辦起第一間行欄貨棧--廣州市河鮮貨棧。這一大膽改革,打破了長期以來由政府統(tǒng)一制定農副產品價格的局面,邁開了農副產品放開價格的第一步。
帶團訪澳開眼界:蒼蠅也可吃?
書中還披露了一些有趣的史實。習仲勛主政廣東后,為了沖破文革的思想禁錮,了解世界,學習先進進驗,習仲勛帶領廣東代表團考察訪問澳大利亞。 "在參觀中不發(fā)生了一件趣事",時任省革委會副主任、代表團副團長曾定石回憶說:澳大利亞人民很熱情,當地的風俗是牧區(qū)來了客人后,各家會自己帶上牛肉,湊在一起烤肉吃。我們在大樹下,擺了餐桌和椅子,就在爐子上烤小牛肉吃。這次野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吃牛肉時有很多蒼蠅在周圍飛,我們中國來的同志都忙著趕蒼蠅,可澳大利亞的朋友們都不動,反而笑著說:"沒關系,這里的蒼蠅吃下去也沒有細菌的。"我們聽了都忍不住笑起來,但心里還是很震動,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真的這么好?澳大利亞在處理經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關系方面的經驗,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啊。澳洲之行使習仲勛看到了很多新鮮事物,也了解了國外在經濟、管理方面的一些先進經驗。習仲勛說:"資本主義國家的機構很小,人員少,工作開始后沒一個閑人?戳怂麄兊挠媱澒芾砦瘑T會,下邊出了亂子才干涉,平時不干涉。這種領導結構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