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陜西省榆林市橫山縣波羅鎮(zhèn)山東煤礦和波羅鎮(zhèn)樊河村發(fā)生了群體性械斗事件,此事被當?shù)胤Q為“7·17事件”,根源是礦權糾紛,導火索是一起久拖不決的“民告官”案。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曾判定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違法行政。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國土資源廳竟然召開“判決”性質的協(xié)調(diào)會,以會議決定否定生效的法院判決。糾紛最終導致矛盾激化,事態(tài)升級。(7月19日《經(jīng)濟參考報》)
5年了,經(jīng)過一審、二審、中院再審、高院裁決后,這起“民告官”的行政訴訟案件,有了一個很明確的判決。只待敗訴方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履行法院裁決,糾正違法行政造成的錯案,恢復原告的合法權益。然而,從高院裁定至今已兩年有余,原告多次到國土資源廳反映情況,要求執(zhí)行,但生效的行政判決形同廢紙,推脫拖延,以致釀成如此大禍。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行政行為不能對抗法律行為,這是司法行政的基本常識。倘若一切都是國土資源廳說了算,司法機關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
在“以決定否定判決”背后,是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的權力失控。有知情人士說,國土資源廳之所以有錯不改,與法院判決對著干,背后存在著相關公職人員主觀動機不良、濫用權力等問題。國土資源廳有關人士曾無所顧忌地說:“原告打贏官司也沒用,法院有法院的判法,我有我的執(zhí)行辦法!”可以看出,在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眼里,國家法律與人民利益都不重要,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這中間到底有多少“權力腐敗”,需要一個交代。
盧梭說,一旦法律喪失了力量,一切就都告絕望了;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東西也都不會再有力量。我們看到,正是因為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以決定否定判決”,才導致了礦權糾紛矛盾激化,事態(tài)升級,從而爆發(fā)了群體性事件。村民們從寄望于“法律解決”發(fā)展到“暴力解決”,從而影響了社會穩(wěn)定。這其中,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無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些年,國土領域窩案頻發(fā),早有專家指出,這是因為權力過于集中得不到有效制約。今年3月,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曾在國土系統(tǒng)黨風廉政建設會議上提出,要“大喝一聲,猛擊一掌”,用兩年到三年的時間,使腐敗現(xiàn)象易發(fā)多發(fā)的勢頭得到遏制,F(xiàn)在看來,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仍然任重道遠。 劉義昆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