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在“餃子事件”中,日本媒體所起到的作用,可謂有得有失
★ 本刊特約撰稿/陳言(發(fā)自東京、北京)
“不得了了,冷凍餃子出了大事。能不能把見面時間向后推一推?”回想起近一個月前1月29日的那個下午,筆者在東京約好和日本同行見面,但到了5點左右,對方打來了電話,要推遲會面的時間。
第二天,日本各家報紙都在顯著的位置刊登了冷凍餃子問題:一些日本民眾吃了冷凍餃子出現(xiàn)了食物中毒癥狀,而餃子是中國生產的。
NHK開始在所有新聞中插播餃子問題的最新消息,告訴人們“一定一定不要食用冷凍餃子”。媒體勸告民眾:如果發(fā)現(xiàn)了異常,要及時向地方上的衛(wèi)生院報告。尚未食用的餃子要退還給銷售商。
雖然出現(xiàn)食物中毒的人不是很多,但在媒體的渲染之下,日本過去數(shù)月中所發(fā)生的餐飲后的不適似乎都和餃子有關。不斷有人向媒體談自己吃了某種東西后覺得不舒服,記者便會很在行地問,“是不是之前吃過餃子?”然后被采訪者想當然地回答說:“是。”
至于是否吃了,證據(jù)在哪里,誰也說不清。
事情演變到后來,甚至有媒體指出,有人使用冷凍餃子向日本全體國民投毒。
如今,20多天已經過去了,“餃子事件”仍然沒有查出個所以然來。而不少在中國河北采訪的日本記者,依然還在當?shù)啬臣沂称窂S附近堅守陣地。這場冷凍餃子引發(fā)的媒體風暴,目前遠未平息。
語焉不詳?shù)膱蟮?/strong>
到了2月2日上午,記者才有機會見到前些天已經約好見面的日本同行。在媒體大樓的大廳里,日本的編輯又是干了一個通宵。網(wǎng)上能查得到的資訊都查了,其他媒體的報道更是不能漏掉。“大的新聞絕對不能比同行少報。但是要挖新材料,就越挖越糊涂!闭f這個話的時候,這位日本媒體人士揉著惺忪的眼睛,胡子拉碴。
日本在北京的駐站記者已經紛紛去了河北。因為這時的消息說,有毒的餃子就是出自河北一家食品工廠。日本記者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不斷向總部發(fā)去報道,有的說是食品廠裁員,導致工人憤恨投毒;有的說是廠方管理不嚴。
而作為在東京大后方的編輯,要去偽存真,最后加工成一條條有證有據(jù)的新聞,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了最后,關于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媒體至今依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厚生勞動省在2日發(fā)表消息消息說,因為中國生產的冷凍餃子而造成的健康問題,在37個都道府縣中共有1692人受到了影響。去醫(yī)療機關看病的人有296人,其中8人住院,但目前并沒有出現(xiàn)有機磷系列農藥中毒的嫌疑!2月3日,日本最大的報紙《朝日新聞》就這樣語焉不詳?shù)貓蟮懒恕帮溩邮录薄?/p>
媒體的報道連篇累牘,而問題出現(xiàn)哪里,農藥在哪個階段進入到餃子中的,這些情況到目前還不清楚。日本媒體表示,“問題大概出在中國”,其中的“大概”,實際上已經很有幾分“肯定”的意味了。
“累死了,趕緊把事情了結了吧!币晃获v京的日本記者2月25日對筆者說。
到2月26日晚上本稿截稿之時,“餃子事件”依然沒有確鑿的調查結果。
并非“惡意炒作”
去年的一個“偽”字,給日本2007年下了一個定義——“偽”這個字,被評為日本2007年的“年度漢字”。在日語中,“偽”即“造假”之義。
巧克力餅干“白色戀人”、紅豆餡糕點“赤!、神戶牛肉、吉兆料理店、比內地方出產的柴雞等等,不是偽造生產日期,就是偽造生產基地。但這些“假冒偽劣”產品沒有引致食物中毒,而有毒餃子讓數(shù)名食用者住進了醫(yī)院,日本全國上下頓時恐慌了。
“食品安全是日本最重視的一個領域!睉c應大學教授井村喜代子說。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日本人對食品問題的重視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白色戀人”事件,是無良商家把沒有賣出去的巧克力餅干,拿回工廠重新包裝后又賣了出去。事情敗露后,原來在北海道非常搶手的“白色戀人”餅干,頓時陷入信任危機。
“赤!眲t是日本中部地區(qū)的點心,以紅豆做餡,味道甘美。廠家也是將沒有銷售完的豆餡拿回來重新混入新豆餡中使用,雖然沒有引發(fā)食物中毒,但事情敗露后就被停業(yè)整頓,其品牌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日本媒體在2007年特別集中地報道了這些問題。到了2008年新年,突然出現(xiàn)冷凍餃子事件,而這次問題更大,造成了食物中毒。于是,2007年積蓄的對食品的不信任以更激烈的形式和規(guī)模爆發(fā)了出來。
應該說,并不是因為餃子產自中國,所以日本媒體才“惡意炒作”。事實上,綜觀2007年對日本食品問題的報道,日本媒體同樣沒有心慈手軟。食品安全是日本民眾特別關心的問題,如今引致食物中毒事件,媒體報道自然越發(fā)加重。
媒體的得失
冷凍餃子事件爆發(fā)后,中日兩國政府就設立了聯(lián)合調查組,迅速進行了協(xié)商,并采取了必要的行動。但是在過去的將近一個月時間里,調查組依然沒有找到確切的原因。從目前情況看來,有關方面在今后幾周內迅速找出線索的可能性不大。
而在“餃子事件”中,日本媒體所起到的作用,可謂有得有失。
“我們的媒體在食品問題威脅國民安全的時候,絕對要迅速反應,防止危害擴大!比毡久襟w的同行對筆者說。在1月29日出現(xiàn)中毒情況后,由于媒體反應十分迅速,避免了新的中毒事件。在一天之內,日本動用了電視、廣播、互聯(lián)網(wǎng)、報紙雜志,讓1億多日本人基本上人人都知道了冷凍餃子內有可能混入了農藥,這在其他國家是相當難以做到的。
但是,媒體后來的報道,特別對中國河北某工廠點名道姓的報道,就有失公正了。一些日本媒體去該工廠反復采訪,把工廠內外翻了個底朝天,卻沒有找出違規(guī)現(xiàn)象。然而,日本媒體依舊用相當肯定的口吻,將矛頭對準了該工廠,甚至給工廠定罪。
此外,日本媒體對“餃子事件”的報道,不斷地擴展到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就更是讓日本國民越看越搞不清楚。
“去年,我們對北京發(fā)生的紙餡包子問題作了大量的報道,還有電視臺的工作人員請食品專家配方制作了紙餡包子,并親自品嘗過。今年一開年就報道冷凍餃子問題,真真假假,搞不清楚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問題!比毡镜男侣劸W(wǎng)站J-CAST主編大森千明對記者說!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