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1日電 綜合媒體報道,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到來之際,世界自然基金會(WWF)3月21日公布了世界十大瀕危江河名單,其中亞洲江河占了半數;饡,污染、水壩工程和氣候變化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摧毀世界主要江河,并造成嚴重的水源短缺情況和淡水物種的滅絕。
五條瀕危的亞洲江河是長江(Yangtze)、薩爾溫江(Salween)或怒江(Nu)、印度河(Indus)、恒河(Ganges),以及湄公河(Mekong)或瀾滄江(Lancang)。
其他列入十大的瀕危河流是:拉丁美洲的格蘭德河(Rio Grande)/布拉沃河(Rio Bravo)和拉普拉塔河(La Plata)、中歐的多瑙河(Danube)、非洲的尼羅河(Nile)或維多利亞河(Lake Victoria),以及澳洲的默里達林河(Murray-Darling)。
WWF在一份厚達53頁的報告中指出,全球最長的177條江河中,只有21條能夠自由無阻地從源頭流向大海,其他都因水壩和人類其他建筑工程而導致水流受影響,進而摧毀了洄游魚類的棲息地。
報告稱,各國政府在防止淡水系統(tǒng)的過度開發(fā)方面做得不夠,結果導致世界1萬種淡水物種的五分之一絕種或瀕臨絕種。由于江河、湖和濕地為成千上萬人類提供飲用水和食物,以及提供用來灌溉農田的水源,因此各國應該全面加強保護工作。
WWF負責全球淡水計劃的皮托克說,江河流域所面對的威脅是多樣化和互相關聯的,因此需要一套全面的應對政策,而不能只針對某個方面,否則就無法見效。
例如,各國政府擔心氣候變化會導致地下水流失時,他們就建造更多水壩來儲水,但結果有更多水從江河被抽走,進一步加劇了生態(tài)問題。此外,許多政府大力發(fā)展水利發(fā)電廠,把它當作“干凈”的能源來源,但這卻意味著要建造更多堵住水流的水壩和殺死更多魚類。
報告把過度抽取水源、建造水壩和氣候變化列為全球江河所面對的最廣泛威脅,而生物種類的入侵和污染也會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