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亂的癥結
在許多人看來,在被戰(zhàn)亂、貧窮和艾滋病折磨的非洲,英國前殖民地肯尼亞無疑是個好榜樣。每年都有數百萬旅游者來到這里,享受陽光、沖浪和充滿野性魅力的大自然。肯尼亞是聯(lián)合國非洲總部所在地,被視為實施民主制度的樣板。
“曾經的穩(wěn)定典范,已經變得讓我們感到陌生了!闭诳夏醽嗛_展調停工作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大主教圖圖說。
暴亂陰影下,肯尼亞先令匯率和股指均受重挫,匯市和股市相繼停盤。作為非洲主要產油國,亂局也為拉動國際油價在新年首個交易日突破每桶100美元做出“貢獻”。
世界糧食計劃署發(fā)言人指出,該機構向中東非地區(qū)輸送援助物資須經過肯尼亞蒙巴薩港入境,暴力活動中斷了針對鄰國烏干達、蘇丹和剛果(金)等國的許多援助項目。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玉來去年從肯尼亞回國,他認為,肯尼亞民主進程的脆弱性是導致動亂的根本原因,而禍根在2002年肯尼亞大選后就埋下了。
2002年12月,姆瓦伊•齊貝吉當選為總統(tǒng)。他所代表的“全國彩虹同盟”由14個反對黨結成,聯(lián)盟的另一主要領導人正是奧廷加。
“奧廷加幫助齊貝吉贏得了大選,但齊貝吉沒有如約讓奧廷加出任政府總理,而他自己作為總統(tǒng)又老是不下臺,只當上部長的奧廷加心里就一直憋著火。”陳玉來分析說。
在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魏翠萍看來,部族矛盾激化是導致亂局的另一個原因。肯尼亞有42個民族,基庫尤族人口最眾,現任總統(tǒng)齊貝吉和第一任總統(tǒng)喬莫•肯雅塔都來自該族,兩人在任時間累計近20年。奧廷加所屬的盧奧族是第三大族,但其聚居區(qū)是肯最貧困地區(qū),當地人對基庫尤族的不滿情緒十分強烈。
就在新年第一天,在西部城市埃爾多雷特市郊一間教堂內,2000多名基庫尤族人來此避難。清晨,一幫青年人強行沖入教堂,縱火焚燒,至少50人被活活燒死,其中大多數是孩子和女人。
魏翠萍曾在內羅畢大學留學,切實感受到肯尼亞人對部族的敏感,“那時是莫伊當政時期,我認識的一些女孩子討論生活問題時,總涉及到部族歸屬問題。你是哪個族的,他是哪個族的,分得很清楚!
地方民族主義成為黨派斗爭的工具!澳膫民族的人當政,從政治和經濟上就會首先考慮本族利益。政治家也善于利用民族優(yōu)勢,打擊對手、獲取政治利益。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傳統(tǒng)。”魏翠萍說。
陳玉來也認同這種看法,“民族矛盾造成很多歷史恩怨。肯尼亞每一個黨派背后都有部族的背景,這也是非洲特色!
此外,貧困也為騷亂提供了土壤。這些年來肯尼亞經濟連續(xù)增長,但貧富差距卻在不斷拉大,每日生活費不足1美元的貧困人口占總人口近一半。許多貧民盼望處境改變,成為“橙色民主運動”最堅定的支持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