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祿:選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題目為后人所加.《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最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它先后四次提到“綿上”,并專述“介子推不言祿”,足以證明介休來歷和介之推故事的真實和久遠。文中作者以精煉生動的對話形式塑造了介之推母子的高大形象,為后世廣為傳誦。
彭祖打坐洞:彭祖是被古代歷史學家尊為=五帝=之一的顓頊的孫子, 著名的老壽星。他未成仙時曾游歷綿山。見這里山環(huán)水繞,紫氣蒸騰,便在此凹崖下打坐。一日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他正在打坐忽覺身后有一股神力,接著就聽到山崩地裂之聲.一看,原來的小凹竟變成了現(xiàn)在的大崖.更為奇怪的是他抬手風起,揮手雨落,全身好象退了一層皮.他明白這是得=了返老還童之術(shù)。后來他常用這些法力除妖降魔。綿山腳下的百姓也常來此祭拜,個個壽而不老。李世民于貞觀十五年(辛丑)上綿山謝雨,路過一個村子,見迎接者皆為百歲老者。于是把此村賜名為“長壽村”。
子喬成仙洞:王氏家族祖先王子喬,是周靈王的太子.周靈王,公元前571年即位。王子喬生而神異,自幼好道,喜歡吹笙,聲如鳳鳴.他仰慕介之推的高風亮節(jié),于晉平公元年(甲辰)四月初八入綿山修行,在此洞中打座.后成正果,跨鶴升天。王家子孫每年都要上山祭祖,漸漸在山腳下建宅定居。后王氏家族擴散到全國各地。
史公求仙洞:史記事是明代萬歷年間介休知縣.在任期間開渠引水,興修學校,賑濟災(zāi)民,很得人心。萬歷二十七年(乙亥),介休常有瘟疫流行,史公心急如焚.后經(jīng)道士指點,來此求救民之方。見洞中有一老者端坐,他納頭而拜.拜畢,見一張?zhí)珮O八卦圖隱若現(xiàn),在八卦的乾位有一塔。史公連夜趕回縣城,根據(jù)洞中所見繪制了一張塔圖,后百姓自發(fā)建塔。從此瘟疫很少發(fā)生,F(xiàn)史公塔仍巍然屹立。
介象打坐洞:介象,魏晉人,從小慕仙好道,經(jīng)用心揣摩掌握了禁氣之術(shù),只因苦于不遇名師,于是遍歷山水。當他得知綿山乃群佛眾仙聚集之地時,于太和六年(壬子)上山尋訪名師不獲,加之連日奔波勞累之至,倒地而睡。朦朧中覺額上有陣濕熱,睜眼一看,原來是一只斑斕猛虎在舔自己。那老虎似有靈性,見他醒來便揚長而去.介象預(yù)感此山定有神仙,于是繼續(xù)前行,突然眼前現(xiàn)出一妙齡少女,楚楚動人.介象納悶,深山老林竟有如此美女,定是神仙,于是恭敬而拜.那女子隨手拈來丹經(jīng)一卷,遞于介象,言道:“你雖然悟性較好,但是血食之氣未盡.須斷谷三年;賜你一書,望用心研讀”,說完飄然而去.介象于是在此苦心修行,終于修成隱身術(shù),后常下山施展法力,忽現(xiàn)忽沒,忽有忽無,變化雞、石、草、木,還不時給附近百姓鏟除盜賊.當?shù)啬贻p人跟之來到此洞,拜他為師,隱身術(shù)遂廣泛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