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06年11月,美國感恩節(jié)剛過,一位老年乞丐在舊金山市舉著寫有“友善是我的信仰”字牌,向駕車人索錢,路人舉手叫好。 中新社發(fā) 陳鋼 攝
|
中新網(wǎng)4月7日電 香港《文匯報》發(fā)表題為《華盛頓乞丐妓女令美國蒙羞》的文章說,美國華盛頓的確是一座美麗且具深度文化內(nèi)涵的城市,各類博物館內(nèi)的展品應有盡有,讓游客流連忘返。這里所有大廈的周圍都有大面積的青草,且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就像是一座巨大公園。然而,白宮門前、國會山邊、華盛頓紀念碑下游弋的各類乞丐和隨著夜幕降臨涌現(xiàn)在大街小巷的妖艷妓女,卻為這座世界名城增添了令游客恐懼的陰影。這些乞丐和妓女,不單讓華盛頓失色,也讓美利堅蒙羞。
文章摘錄如下:
據(jù)美國朋友介紹,美國約有300多萬名流浪者,占美國總?cè)丝诘?%。在這些流浪者中,不到18歲的未成年人占四成。這些流浪者流浪街頭,乞討為生,成為華盛頓、芝加哥等大城市的另類風景。美國乞丐分類繁瑣:有主動進攻的出擊型,也有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型;有固定地盤的霸王型,也有四圍行走的游擊型;有單獨作戰(zhàn)的“個體戶”,也有分“前鋒后衛(wèi)”的團隊型等。其中出擊型及團隊型對游客和社會危害最大,他們不但讓游人感到恐慌和不安,也成為城市治安的“毒瘤”。
在華盛頓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方的小花園里,里面的長條椅幾乎成了乞丐們的專用沙發(fā)。這些乞丐時常聚集在一起,切磋技藝,行動時以“單干式”為主。他們有的連話都不愿意講,身上掛著一個寫上“Help me!”的紙板,在路口一邊曬太陽一邊喂鴿子,就算“上班”。頂多間隔一段時間才搖搖手中的大紙杯,讓紙杯傳出硬幣的撞擊聲,以提醒行人給于救濟,像太公釣魚一樣等待行人施舍。每當游客往他們的紙杯投入硬幣時,他們會輕輕地說聲“Thank you!”。這種乞丐只是對游客的視覺造成少少不快,并不會對行人進行攻擊,警察也視而不見,并不驅(qū)趕。
“主動出擊”的乞丐卻完全不一樣,他們或單獨行動,或集體作案。在人少或者光線偏暗的情況下采用吆喝和肢體推碰的手段,向行人施加心理壓力,要求行人給點錢打個電話,半搶半乞。行人付錢后,就互不相干,各走各路。這種變相搶劫因為沒有使用任何傷人工具,警察也基本不管。這類乞丐對游客危害最大,屬于刑事案的“擦邊球”。美國人外出一般都會準備幾張五元或者十元的小鈔票放在身邊,目的就是在不幸遇到這種半搶半乞的乞丐時,能夠及時“化財消災”。
華盛頓的白宮是美國總統(tǒng)辦公所在地,也是游客必到的著名景點,每天游人如織。就在這個游客必到的景點前,可以發(fā)現(xiàn)戴著寫有“反對布什”、“反對伊戰(zhàn)”帽子、手持錢罐慢條斯理的特別乞丐。同樣,在雄偉的國會山,你可以看到半躺在大廈樓梯口守株待兔式的乞丐。白宮和國會山的乞丐占據(jù)有利地形,天天和成千上萬游客見面,他們除了乞求以外,明顯還有羞辱美利堅的“嫌疑”。但令旅客不解的是,作為美國的首都,政治的心臟,為什么高大威武的警察對這些乞丐熟視無睹,無可奈何?
不但在美國的華盛頓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乞丐,在美國的其它城市也同樣可以看到各類乞丐。美國的一些大城市,還專門出臺了一些管理乞討的法規(guī):規(guī)定乞丐必須到政府有關部門申請“執(zhí)照”后,才能到一定的范圍、按規(guī)定時間“上崗營業(yè)”。針對美國乞丐的嚴重問題,布什政府提出了在300個城市實施協(xié)助流浪者的“改邪歸正”的十年計劃。在布什的08年財政預算中,計劃專門撥出44億美元協(xié)助流浪者,以便改善城市景觀。
去年,美國為流浪者提供4萬多個一臥室公寓房,里面還附設基本的生活用具,希望流浪者不要再在顯眼的風景觀光點羞辱美國,影響國際形象。但由于流浪者眾多,4萬個只能說是杯水車薪。(黃海振)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