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孫宏斌把順馳中國55%的股權賣給了香港路勁基建公司,這意味著一個地產行業(yè)的神話故事走到了終結。公司永遠是企業(yè)家的生命和希望之所在,孫宏斌賣掉順馳意味著他的事業(yè)暫時走到了盡頭。
大多數業(yè)內人士把順馳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擴張速度太快,筆者則認為,這只是順馳失敗的表面原因,不是根本原因。順馳高速擴張不僅僅是因為孫宏斌的執(zhí)著與沖動,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由于制度上的某種缺陷所致,更直白地說,是地方政府把孫宏斌送到了“絕境”。
就在順馳易主的第二天,9月6日,順馳的買家——路勁基建董事局主席單偉豹對媒體表示,順馳目前拖欠的土地費用加上銀行貸款余額,總數高達46億元。這是公司新主人向公眾披露的信息,真實的拖欠款很可能會大于該數據。導致順弛失敗的直接原因就是這些拖欠款,但仔細分析一下就發(fā)現其中有些蹊蹺:這些拖欠款的債主都是地方政府,這些地方政府為什么容忍順馳如此賴帳?如果沒有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讓金方面的一再容忍,孫宏斌即使有天大的沖動也不會欠下如此多的錢,順馳也就不會走到“絕境”。
地產行業(yè)內部誰都清楚,順馳能夠維持高速擴張的秘訣就是拖欠政府的土地出讓金,而政府之所以能夠容忍順馳拖欠土地出讓金,是因為它能夠維持本城市的土地及房地產價格的不斷上漲!也就是說,順馳和地方政府達成了一個雙贏“共識”:順馳在政府土地招、拍、掛時盡力叫高價格,這有利于維持本城市的房地產的繁榮;在高價拿地之后,拖欠政府的土地價款,這有利于維持順馳的資金循環(huán)。政府與順馳是各取所需。
筆者在2004年就寫過《地方政府推高房價的五大絕招》,其中之一就是“故意推高新出讓土地的價格”,“831”大限之后,在“招、拍、掛”制度下,如何讓地價在新的制度下不斷上漲成為各地方政府最關心的問題。孫宏斌作為一個地產界的“黑馬”,第一時間洞察了各地政府的心思,并立即運用自己的商業(yè)模式攻城掠地,從天津迅速走向全國,并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他的商業(yè)模式就是順馳和地方政府之間雙贏的“共識”。從這個角度看,孫宏斌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企業(yè)家,他能夠從制度的變遷的“危機”中迅速找到商機。
順馳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地產行業(yè)的高度關注,尤其是2004年孫宏斌高調宣布當年銷售收入要超過100億元時,業(yè)內無不震驚。孫宏斌的確有過人之處,他是靠二手房代理起家,對客戶需求反應靈敏。但讓業(yè)內大惑不解的是順馳維持資金鏈的秘訣:截至2003年年底,順馳預交地價的資金在人民幣70億元以上,進入2004年第一季度,預付資金規(guī)模已經超過100億元。從資金流上看,除非有強大的財團或銀行做后盾,按期交付地價款是不可能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順馳的資金秘訣漸漸被世人所破譯,順馳是依靠與地方政府及其官員和土地之間的不正當的利益關系來維系資金的周轉的,難怪很多人認為順馳是一種破壞行業(yè)競爭規(guī)則的“害群之馬”。
把順馳看作地產行業(yè)的“害群之馬”是有點冤枉,真正的市場競爭規(guī)則的破壞者并非順弛,順馳充其量只是一個馬前卒而已。
如今,順馳的故事已經演繹得差不多了,但要使順馳的悲劇不再重演,我們應該更多地反省制度上的缺陷。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尹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