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執(zhí)法人員僵持4年 查處農村違法建房亟須有效對策
編輯部:
記者近日在江西省興國縣采訪時了解到這樣一件事:一農戶執(zhí)意在責任田里建房,與村、鎮(zhèn)、縣土地執(zhí)法人員僵持4年。這一農田建房紛爭在當?shù)厥艿礁裢怅P注。
江西省興國縣高興鎮(zhèn)高興村澗溪組一農民全家4口,有一間20平方米的祖廳房和40平方米烤煙房改建的住房3間。因祖廳房天井架倒塌,該房多年前成為危房。
2005年,該農戶未經批準,自行在農田保護區(qū)內的責任田里建房。這一情況被反映到縣國土資源局,該局派出執(zhí)法監(jiān)察大隊,經調查取證確認違法后,對其建房進行了強制拆除。拆除前后,村、鎮(zhèn)土管員與該農戶調解商議建房事宜,對其住房選址方案提出多項可行性建議,允諾該農戶與同組農戶調田,將其農田保護區(qū)內的良田與其他菜地置換,但均遭到該農戶拒絕。
據村干部向記者介紹:4年里,該農戶利用春節(jié)長假期間搶砌墻體,被土地執(zhí)法部門發(fā)現(xiàn),其費力費時費錢砌好的半人高墻體兩次被推倒。
記者在鎮(zhèn)政府翻閱有關處理文件時發(fā)現(xiàn)行文中有這樣一個名詞———“地理先生”。
原來,違法建房的這個農戶之所以堅定抗拒執(zhí)法、拒絕各項調解方案,皆因該農戶建房諸事均請教過“地理先生”。“地理先生”認為別處不可建房,只有在責任田那里建房“命局”最佳。鎮(zhèn)干部說,他們想找到為該農戶測算“命局”的那位“地理先生”,但無從查找。
村鎮(zhèn)干部和土地執(zhí)法人員苦口婆心地向違法建房的農戶講法律、講政策、出建議,均遭到拒絕。該農戶至今堅守在責任田里圈好水泥地基的房址,搭起簡易大棚在里面吃住。
記者決定前往澗溪組察看。車至村口路邊時記者看到,在一大片綠綠的稻田中,一片打好水泥地基的房址特別顯眼,一個大大的簡易棚里有人進出。
“其他農戶看到這種事會怎么想?”陪同記者前去的鎮(zhèn)干部說,“如今行政執(zhí)法權收歸縣行政部門,我們只是協(xié)助工作,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去解釋、勸說、調解,人家不聽,就只能等執(zhí)法部門調查取證后再決定怎樣處置!
記者走訪了幾家農戶,問建房時要不要請“地理先生”測算風水,回答都是肯定會請,這是本地沿襲已久的風俗。
“再怎么說,他也不能把房子建在農田保護區(qū)的責任田里啊。”鎮(zhèn)干部說,國家法律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如果違法建設得到默許,勢必引發(fā)連鎖效應,后果不堪設想,法律尊嚴和政府威信都將受到損害!
記者了解到,占用農田違法建房的現(xiàn)象在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歸納起來,原因有四:
一是對違法建房的處罰太輕。違法建房者認為罰那么一點點錢,根本就不是罰,相當于開商店、辦工廠向主管部門交錢辦執(zhí)照一樣。罰了款,拿了建房許可證,就可以打地基豎墻,這給人造成了錯覺:交了錢,就可以建房。
二是對土地管理法宣傳不夠。許多人錯誤地認為,現(xiàn)在是單干,田在自己手里,是自己的,先建起來再說。所以許多人眼下不缺房也建房,錢不夠借錢也要建房。
三是對村民違法建房難查處。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對農村村民違法建房的處理只能是拆除,這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操作。依法拆除的話,建房戶除經濟損失外,還不得不回到原來的舊房居住甚至無處居住,這對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和發(fā)展農村經濟十分不利,也會產生許多不穩(wěn)定因素;不拆除的話就放縱了這種違法行為,勢必造成違法用地面的擴展。拆與不拆都處于兩難境地。
第四個原因就是像這個農戶一樣,因為“地理先生”的一個說法而擅自在責任田里違法建房。在農村,住房的朝向、層高、面積和宅基地選擇大多是根據“風水”而定,由于宅基地選擇的隨意性,大量的良田好土被當作宅基地使用,擅自改變了耕地用途。
國家三令五申,要堅守18億畝耕地的紅線不能動。記者認為,占用農田建房的行為肯定是為法律所不容許的,但基層執(zhí)法人員在執(zhí)法時遇到的尷尬如何解決,還需要有關部門加緊研究,盡快拿出一個對策。(杜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