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可教育不公現象已經開始好轉的同時,許多委員代表認為,教育的局部差距仍在拉大。
“2006年甘肅省高考錄取率全國倒數第一,這在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全國人大代表、原蘭州大學校長李發(fā)伸說,在全國教育不公現象在整體好轉的同時,由于底子薄、條件差,西部教育發(fā)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相對于東部的發(fā)展速度,區(qū)域差距仍在持續(xù)拉大。
李發(fā)伸列出了一組數據,“十五”末,甘肅省“雙基”覆蓋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2個百分點,初中生入學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個百分點,2005年甘肅省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7百分點,有12.8萬初中生不能進入高中階段學習,200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比全國低6個百分點,每萬人擁有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8%,2006年高考錄取率41%,全國倒數第一。
湖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張國驥也有這個感受,他所在的學校是湖南省屬高校財政撥款最多的學校,每年投入1.3億元,而位于廣州的華南師范大學每年拿到的投入至少是五六個億。
“生均教育經費地區(qū)差距數十倍,相當驚人。”全國政協委員、原北航校長沈士團說。
他舉例說,教育部、國家統(tǒng)計局、財政部公布的2005年全國教育經費執(zhí)行情況統(tǒng)計公告顯示,小學生生均教育事業(yè)費,最高為上海7940.77元,最低為河南744.46元,相差10.7倍,16個省份低于平均水平 1327.24元。
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最高為上海市1865.7元,最低為廣西59.22元,相差31.5倍,13個省份低于平均水平166.52元;初中生均用經費最高為上海2114.13元,最低為安徽76.98元,相差27.5倍,14個省份未達到全國232.88元的平均水平;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最高為北京市2372.61元,最低為安徽77.10元,相差30.7倍,有15個省份未達到363.54元的平均水平;大學生均公用經費最高為北京10688.17元,最低為安徽省548.77元,相差19.5倍,只有6個省份達到2337.57的全國平均水平。(李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