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六日電 題:三十年前的高考與青春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三十年前的冬天,五百多萬從十幾歲到三十多歲年齡不等的人,從農村、工廠、牧區(qū)、部隊、學校、機關,涌進了考場。關閉了十年的高考大門打開了,整整一代人從這扇門內覷見了改變自己命運的一線曙光。
郭方:個人和民族的“諾曼底登陸”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的一天,三十歲的郭方站在北京廠橋街道辦事處的門口,猶豫了一下走了進去,填寫了一張高考報名表。這時,他的身份是“待分配知青”。
一個月后,他走進考場!皼]有緊張害怕,倒有些如同參加一場歷史性戰(zhàn)役的使命感!惫交貞浾f,“奇怪的是脫離學校生活十年之久了,可解答一道道試題卻像重逢老友那樣酣暢流利!
不久后,他收到了北京大學世界歷史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多年后他才知道,自己竟然是那一年的北京高考狀元;貞浧甬斈甑母呖,如今已是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的郭方說,一九七七年的中國,整整一代人驀然驚醒:應該換個活法兒了!
十年的知青生涯,郭方在大興安嶺伐過木,在內蒙古草原放過羊,在黃土高原背過水。“高考是一個轉折點。之前,我行萬里路;之后,我讀萬卷書!惫秸f,“那一年的高考,是我個人,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一次‘諾曼底登陸’”。
龔玉:坎坷大學路
一九七七年的國慶節(jié),“老姑娘”龔玉約朋友一起到香山看紅葉。一輛塞滿游客的公共汽車在經過她身邊時,尾部突然一擺,龔玉一個跟頭栽到了公路下邊。當她翻身爬起時,汽車已遠去。望著那團漸漸散去的黃塵,她大喊了一聲:“我還不想死呢!我還要考大學呢!”三十年后,龔玉回憶說:“當時沖口而出的,也許正是我內心深處最渴求的愿望!
一九六九年,龔玉來到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插隊,但心里一直夢想著上大學。一九七三年的夏天,機會來了。這一年,全國各大學從工農兵中招收學生,并采取推薦與考試相結合的辦法,龔玉幸運地被推薦參加考試。但“白卷英雄”張鐵生的一紙“宣言”,宣告了這次考試的無效。
經過這次打擊,龔玉再不也敢做大學夢了。直到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她的熱情再次點燃。這一年,她已經二十八歲。不過這一次,命運沒有再捉弄她,她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F在,她是《半月談》雜志社的一名編輯。
“‘文革’開始那年我上高一,本該一九六八年升大學,可是直到一九七八年才正式成為一名大學生。整整十年啊,這本該是一個姑娘從含苞欲放、亭亭玉立到瓜熟蒂落、婚嫁生育的時間!睋峤褡肺,龔玉仍感喟良多。
王家新:一個時代結束了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二年冬天,天氣出奇得寒冷/而在它的最后一場飛雪中/一封來自遠方的重點大學錄取書竟然落在了我的手中!”詩人王家新在他的詩作《一九七六》中這樣寫道。詩中的“第二年”是指高考恢復的一九七七年。
和那個年代所有“出身不好”的人一樣,王家新的少年時代是在極度壓抑中度過的。高中畢業(yè)以后,他被下放到一個農化廠勞動,生產一種叫“五四零六”的菌肥。勞動了三年多后,傳來高考恢復的消息。
“這時,縣宣傳部抽調我去整理學大寨的材料,要大半個月,我簡直心急如焚!闭硗瓴牧,他跟農化廠請了十天假,回到家里猛背數學、歷史、政治。高考后,他填報的第一志愿是武漢大學,第二和第三志愿分別是華中師大和北京廣播學院,結果被武大優(yōu)先錄取。
王家新記得,那一年他所在的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學雷鋒的故事》,他寫的是一個啞巴進飯店的故事,作文拿了滿分。他還記得,那一年的冬天特別冷!澳且荒甑暮渌坪踹在我體內久久燃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