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9月1號,在青海省第二屆刺繡展上,身著具有民族特色服飾和頭飾的土族繡娘朱二奴正在現(xiàn)場繡制她的刺繡作品。
【解說】
今年53歲的朱二奴出生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在她的家鄉(xiāng),每個土族姑娘從小都要學習刺繡,掌握各種針線技藝,所以朱二奴從小便跟隨母親學習刺繡,經(jīng)過四十多年的堅持與努力,她的繡技愈發(fā)精湛,如今也是青海省河湟刺繡傳承人之一。
【同期】青海省民和縣土族繡娘 朱二奴
這個刺繡我從小八九歲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我媽媽教我,我媽媽也是跟我姥姥學的,姥姥給媽媽傳給的,媽媽給我傳給的,我是第三代傳承人。
【解說】
朱二奴告訴記者,由于沒有文字,土族人的刺繡圖案就成為一種特殊的語言,而最具有民和土族特色的作品,就是鏡頭中這幅《生命之花》,《生命之花》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朵盛開的牡丹花,周圍有如佛手花、蝙蝠、石榴、鳳凰、蝴蝶等動植物,做工十分精細。
【同期】青海省民和縣土族繡娘 朱二奴
每一個圖案的顏色都不一樣,蝴蝶是蝴蝶的顏色,蝙蝠是蝙蝠的顏色,桃、牡丹、石榴都是不同的顏色制作。
【解說】
據(jù)了解,“生命之花”的圖案最早是繡在民和土族婦女的肚兜上,現(xiàn)在多呈現(xiàn)于服飾、頭飾和鏡框中,寓意是多子多福、健康長壽。而繡制這樣一幅作品,至少要二十天,繡法是以平繡為主,盤繡為輔,特別考驗繡娘的刺繡功底。在展會現(xiàn)場,市民劉海玲被朱二奴的作品所吸引,并拍照留念。
【同期】青海省西寧市民 劉海玲
這個造型是比較獨特,再一個它的繡法針法也是不太一樣,我覺得青海的作品真的應該,是具有很明顯的民族特色那是更好的,更容易走出青海省,走向世界。
【解說】
朱二奴的女兒鄧文萍告訴記者,在母親多年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青海民和土族刺繡,她也會繼續(xù)和母親學習,提高自身的刺繡技藝,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有孕7個月了,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也能夠把本民族的傳統(tǒng)刺繡技藝一直傳承下去。
【同期】朱二奴女兒 鄧文萍
像我們土族刺繡是一個我們民族比較有特色的,必須要傳承下去的一個文化,如果可以的話我覺得我的女兒出生,也希望她也能夠把這個繼續(xù)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記者 劉祎 青海西寧報道
責任編輯:【劉羨】
視頻排行榜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