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人的這諸多" 印象" 實在是太多雷同,太 多老套……印象越來越多,印象也越來越亂。
張藝謀的《圖蘭朵》在寶島大受歡迎,“首富”郭臺銘更是盛情邀請張導游覽日月潭,據說兩人將共謀《印象日月潭》。盡管張導對此出言謹慎,但筆者還是有點擔心,據說當年的那場大地震給日月潭造成了不輕的傷害,但愿張導的“印象”系列不要給日月潭造成新的損傷。
說實話,張藝謀2004年推出的《印象劉三姐》讓人眼前一亮,宏大的場面、優(yōu)美的風景、靚麗的演出的確給桂林山水添色不少,但此后陸續(xù)推出的《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大!、《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一部部印象下來,讓人感嘆張藝謀真是印象派,也難怪他的自傳就叫《印象中國》,可他給人的這諸多“印象”實在是太多雷同,太多老套,而發(fā)展到最近幾部,張藝謀幾乎都懶得親自出手,他的團隊拿來既成的模式,如法炮制一下,就有了一個新的“印象”,但這種“印象”能給人留下多少印象,筆者懷疑。更有甚者,印象越來越多,印象也越來越亂,年初湖南臨湘市副市長姜宗福在博客里稱,觀看了全國各地數場“超大規(guī)模投資、表現手法老套、一哄而上的印象派山水實景演出”,認為“印象”搞亂了中國,張藝謀“功”不可沒!
據說是因為《印象劉三姐》讓人印象深刻、名利雙收,所以各地“印象工程”紛紛上馬。劉三姐的六千萬可謂“小印象”,天門花了 1.2億,大紅袍2個億,麗江更是豪賭2.5個億外加400名演員、100匹騾馬。花錢還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每個地方有各自的特點、特色、優(yōu)勢,也有劣勢和短處。地方最應該展示的是好的方面,更要改善不夠的方面,以長期的管理、服務和宣傳實現發(fā)展旅游業(yè)和經濟的目標。從系統(tǒng)和戰(zhàn)略的角度看,一定形式的演藝活動固然能夠起到作用,但不應該把這種作用無限放大。比如“明星”策略,很多人都肯定它確實有很大作用,但是單就明星而言,也有各種各樣的明星,選擇性是很大的。固定盯住少數的幾個明星,實際上很容易造成審美疲勞,直至了無新意,甚至“聞謀色變”。
筆者還想提醒一下,小制作造就了許多大導演,為何“印象工程”必定是“大印象”呢?大印象投入產出的是大鈔票,背后是赤裸裸的商業(yè)邏輯。張導演背后站著的是IDG和高盛這樣的資本巨人,他們看不上小零錢,他們的慣用做法就是,玩概念、拼包裝,炒作一把拉高出貨。國際風投背后坐莊,上演的是華爾街的老一套,垃圾資產打包上市賺一票就走。
第一印象當然是要有點絕活,否則劉三姐不會那么紅,不過后來的“衍生產品”就只是廉價的拷貝了,這就是為什么公眾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印象。賣拷貝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要搞成“加盟連鎖”才符合現代快餐業(yè)的口味,馮小剛也想開家《印象北部灣》的分店,結果就被告上了法庭。
有媒體希望張導可以印象全世界,我看沒戲。有人想在加拿大著名景區(qū)建機場,法院勒令停工,理由是,附近的狗熊要冬眠,吵醒他們要負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法律責任。大話西游里唐僧早就告誡,“你把它扔掉會污染環(huán)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辦?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對的”。短短兩年印象工程圈錢過億,接盤的最終是老百姓。為藝謀?為稻粱謀?
趙曉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