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更接近事實?――與“中國攝影金像獎事件”三方當事人對話
第八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個別作品存在違規(guī)參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桑玉柱四幅作品因“共同創(chuàng)作”不符合申報規(guī)定被取消獲獎資格后,一些質疑并未平息。12日、13日、14日,記者連續(xù)采訪了該事件涉及的三方當事人,他們分別是舉報者郎琦(84歲,原吉林畫報社高級記者、著名攝影家),被舉報者桑玉柱(55歲,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吉林省攝影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和“合作者”溫波(長白山管委會職工、吉林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記錄了他們對一些焦點問題的觀點和看法。
“共同創(chuàng)作”——桑玉柱:我把成果分給他們
。郾尘埃萦嘘P調查組公布的調查情況稱,桑玉柱、溫波、孟鐵書面陳述此四幅作品系三人分別“共同創(chuàng)作”,否認桑玉柱使用上述作品為“盜用”或“剽竊”。
記者:“共同創(chuàng)作”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合作?
桑玉柱:去長白山創(chuàng)作,靠獨立完成不可能,必須合作。因為大家都背攝影包上山,體力受不了,還危險。我們就拿一套相機,一個人拿三腳架,一個人拿相機,背吃喝,合作上去。拍完之后,底片共享。
記者: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共同創(chuàng)作”?
溫波:這種合作一些業(yè)內人士也不太了解,他們不清楚下面基層攝影人有多難;鶎訑z影人的攝影設備、技術都很缺乏,就用外來影友的相機一起合作,兩三個人用一臺相機拍攝同一個點。
桑玉柱:我在攝影家協(xié)會工作多年,到哪兒去創(chuàng)作,影友一定會把他多年創(chuàng)作的最好角度告訴我。根據(jù)他們提供的角度,再指導他們按我構想的意境去拍,拍完后的畫面肯定是比較美的。反過來,一些資源我個人都用了,影友跟我白跑一場,我于心不忍,必須對他們有所回報。我回報的方式,就是把創(chuàng)作成果分給他們,讓他們享受快樂。
郎琦:我1953年就在吉林省從事攝影工作,沒聽說過攝影師不帶相機去攝影。見到好的景色,攝影人唯恐自己抓拍不到,錯過了最佳照片。搶都來不及呢,怎么會不帶相機?如果說大家彼此幫助扛扛設備,選擇拍攝角度等也能算共同創(chuàng)作的話,那么我都80多歲了,每次我攝影基本就都得是與人共同創(chuàng)作?!
記者:“共同創(chuàng)作”是否受到業(yè)內認可?國外有沒有“合作”說?
桑玉柱:這種合作的方式近幾年越來越普及了,大家認為這種快樂符合和諧社會的理念,都覺得好。
郎琦:我到吉林工作50多年了,從來沒聽到這些規(guī)則。
“誰的成果”——桑玉柱:我讓溫波趕快拍
記者:這次的作品究竟是如何“共同創(chuàng)作”的呢?照片是何時拍攝的?誰拍的?算誰的成果?
溫波:我和桑玉柱于2003年12月初,在長白山北坡至西坡途中的07瞭望臺上拍攝,由于當時桑玉柱帶的相機出現(xiàn)故障,就用我的相機進行拍攝。
桑玉柱:是2003年,我和溫波一起上的山,當時我的相機鏡頭不合適,有點問題,一看到那個角度,就那么幾分鐘時間,我對溫波大喊:趕快拍,趕快拍。
郎琦:攝影師在拍照過程中互相幫助很正常,比如雨雪天氣幫助撐雨傘,光線不好時幫助打閃光燈,有的還會借用他人相機和鏡頭進行創(chuàng)作,但有一點很明確,誰按動快門,照片就是誰的。
作品署名——桑玉柱:沒規(guī)定要寫合作者
記者:既然是“共同創(chuàng)作”,那這次您以個人名義參賽是出于何種考慮?參賽的這四幅作品此前發(fā)表過嗎?
桑玉柱:我跟合作者早有口頭協(xié)定,在省里參賽、參展,用他們的名字,在國內參賽參展和個人出書,用我個人的名字。此前,這些作品在省里參賽、參展過,用的是他們的名字。這次參賽,我送交了20幅作品,其中有4幅是合作拍攝的。過去影展影賽都有明確說明,對于合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要把合作者寫上,這次評獎之前卻沒有提到這些,既然沒規(guī)定要寫,那我也沒有必要去說。
記者:評獎的作品是否都公示過?
郎琦:評選工作完成后,主辦部門在網上進行了5天公示,但只是公布了獲獎者名字而不是作品。這些獲獎作品后來在全國巡回展出,一些在山西和廣東的吉林籍攝影愛好者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問題。
記者:對于本次調查如何評價?
郎琦:桑玉柱出問題的作品是溫波、孟鐵2003年以來發(fā)表過多次的,并且都獲得了吉林省大獎,幾年過去了,誰也沒說是“共同創(chuàng)作”作品,“金像獎”的問題曝光后,忽然變成了是“共同創(chuàng)作”作品,這讓攝影人都迷糊了。
業(yè)界怪象——郎琦:作品的真實性更重要
記者:近年來,攝影界一些有影響的獎項頻繁爆“冷”,問題的根源在哪?誰又是類似事件的受害者?
郎琦:目前,中國攝影界整體風氣是好的,但現(xiàn)在攝影圈也有一些怪現(xiàn)象值得深思,從表面看,反映出有些人為追求名利,不擇手段。從更深層次看,學術浮躁是根本原因。在攝影愛好者越來越多的今天,攝影作品的真實性顯得更為重要,否則獎項的含金量就會打折扣,這對公眾是一種傷害。
新華社記者馬揚、王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