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巧妙利用炮擊金門,和蔣介石在“一個中國”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中央和毛澤東解放臺灣的步驟上,先要解放金門、馬祖,然后再解放臺灣。195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根據(jù)戰(zhàn)事的發(fā)展和美蔣關系的變化,作出了“暫不收復金、馬”的重要決策。
這一年,蔣介石派兵轟炸我沿海地帶,并向美國請求武力幫助,兩岸局勢頓時緊張起來。面對日益緊張的臺海局勢,為了維護國家主權(quán)領土的完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炮擊金門。7月12日,毛澤東下達了準備炮擊金門的命令。8月17日,毛澤東到北戴河親自指揮炮擊金門戰(zhàn)事。8月20日,毛澤東下達炮擊金門的決定:立即集中力量炮擊金門,把它封鎖起來。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8月23日至9月3日,解放軍用炮火封鎖了金門,拿下金門指日可待。正在此時,毛澤東突然下達命令:前線各部隊從9月4日起停止炮擊金門3天。這一決定令國內(nèi)外大為費解。時任福州軍區(qū)司令員的葉飛在回憶錄中說:“毛主席決定不拿下金門,現(xiàn)在看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留下一個對話的渠道!
金門炮戰(zhàn)爆發(fā)伊始,美國態(tài)度強硬,聲稱要介入“臺海危機”,但其實際行動只是為國民黨向金門運送補給的船隊“護航”。為避免卷入中國內(nèi)戰(zhàn),美艦護航僅到金門3海里以外,空軍并不介入。然而,解放軍猛烈的炮火使其補給船隊屢遭重創(chuàng),美國“護航”行動連遭失敗。美國先是呼吁停火,然后逼迫蔣介石從金、馬撤軍。美國此舉,一是擺脫自己進退維谷的被動局面,二是斬斷蔣介石與大陸聯(lián)系的紐帶,以便實行“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圖謀。但蔣介石予以堅決抵制,斷然拒絕了美國提出的“撤退金、馬”的建議,美蔣矛盾激化。此時,毛澤東清楚地意識到美國逼蔣放棄金、馬的意圖,重新考慮了立即解決金、馬問題的利弊。為反對美國分離臺灣、制造“兩個中國”,將金、馬留在臺灣當局手中,更符合國共兩黨“一個中國”的共同利益。于是,黨中央和毛澤東作出了暫不收復金、馬的新決策。
8月27日,對毛澤東意圖不知情的解放軍總政治部以前線指揮部的名義連續(xù)廣播一篇廣播稿,提到“對金門的登陸進攻已經(jīng)迫在眉睫”,引起了海外媒體的高度關注。9月1日,毛澤東從外電中得知這一情況,對總政治部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責成中央軍委起草了《對臺灣和沿海蔣占島嶼軍事斗爭的指示》,9月3日經(jīng)他審閱修改后下發(fā),其中提出:“臺灣和沿海蔣占島嶼問題的全部、徹底解決,不是短時間的事,而是一種持久的斗爭,我們必須有長期的打算。”這說明毛澤東對臺灣問題長久性的充分估計。
10月3日、4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臺灣海峽局勢,指出:“讓金、馬留在蔣介石手里如何?這樣做的好處是金、馬離大陸很近,我們可以通過這里同國民黨保持接觸,什么時候需要就什么時候打炮,什么時候需要緊張一點就把絞索拉緊一點,什么時候需要緩和一下就把絞索放松一下,可以作為對付美國人的一個手段!泵珴蓶|最后說:“方針已定,還是打而不登,斷而不死,讓蔣軍留在金、馬。”這就是著名的“絞索”政策。
10月6日,毛澤東以國防部長彭德懷的名義發(fā)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指出:“臺、澎、金、馬是中國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美帝國主義是我們的共同敵人!薄拔覀兌际侵袊,三十六計,和為上計!薄拔覀冎g是有戰(zhàn)火的,應當停止并予以熄滅。這就需要談判!薄敖ㄗh舉行和平談判,和平解決!泵珴蓶|宣布“從10月6日起,暫以七天為期,停止炮擊……但以沒有美國人護航為條件。”
10月13日,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的陪同下接見了曹聚仁。毛澤東說:“只要蔣氏父子能抵制美國,我們可以和他合作。我們贊成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如蔣撤退金、馬,大勢已去,人心動搖,很可能垮。只要不同美國搞在一起,臺、澎、金、馬都可由蔣管,可管多少年,但要讓通航,不要來大陸搞特務活動。臺、澎、金、馬要整個回來!泵珴蓶|接著指出:“我們的方針是孤立美國。他只有走這一條路,不走只有被動。要告訴臺灣,我們在華沙不談臺灣問題,只談要美國人走。蔣不要怕我們同美國人一起整他!泵珴蓶|還描述了統(tǒng)一后的臺灣狀況:“他(按:蔣介石)的軍隊可以保存,我不壓迫他裁兵,不要他簡政,讓他搞三民主義,反共在他那里反,但不要派飛機、派特務來搗亂。他不來白色特務,我也不去紅色特務。”曹聚仁問:“臺灣有人問生活方式怎樣?”毛澤東說:“照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敝芏鱽硌a充說:“美國企圖以金門、馬祖換臺灣、澎湖,我們根本不同他談。臺灣抗美就是立功。希望臺灣的小三角(指蔣介石、陳誠、蔣經(jīng)國)團結(jié)起來,最好是一個當總統(tǒng),一個當行政院長,一個將來當副院長。”毛澤東在這里明確了臺灣“高度自治”的權(quán)限,即允許保留軍隊,原有的政治、經(jīng)濟體制和權(quán)力架構(gòu)。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