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南京!南京!》讓我成熟”
“電影一旦開機之后,反而一切都簡單了。”陸川告訴記者。
不過,對于拍攝這樣一部題材沉重的影片,沒有什么是真正簡單的。如果說開拍前的波折造成的影響,類似肉體上的傷害,那拍攝期間陸川所經(jīng)受的,則更是種精神上的折磨。
由于不得不親歷影片的每一場戲,在現(xiàn)場的陸川經(jīng)常會淚流滿面,甚至眼睛花得看不清監(jiān)視器的屏幕!氨热纾拇笸罋⒌臅r候,那真的是特別特別的崩潰,最難過的時候!奔幢闳绱,他還得強忍住感情,繼續(xù)指揮、講戲,“說戲的時候眼淚要是上來了, 看看別的地兒就完了!
克制住感情的陸川,在《南京!南京!》中冷靜地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影片中每一個片段,幾乎都有史實為證,并沒有刻意地去煽情。即使是劉燁等被屠殺前舉手高喊“中國不會亡!中國萬歲!”的煽情一幕,陸川也表示,史料記載當時的中國軍隊就是這么喊的。
值得一提的是,黑白的影像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張張中國人的面部特寫。這也是自1987 年《屠城血證》以來,所有有關(guān)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中所沒有的。陸川第一次將焦點對準了受難者中的每一個個體。
“在后臺我們拍了很多中國人的臉,我們進行了非常認真的照片式的比對,我們找到了70 年前戰(zhàn)俘的照片,然后在我們?nèi)罕娧輪T找類似的臉去進行造型!标懘ㄕf道,“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我們能凝視這些面孔,而不是把他們變成一行一行的字,或者一個一個簡單的符號!
很多人在深入接觸南京大屠殺的史料后,人生觀各方面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如張純?nèi)、魏林特。而對陸川而言,在拍完影片后,原來愛睡懶覺的他,現(xiàn)在無論前一晚多晚睡,都會在早上8 點睜開眼睛!傲硗,會變得有些多愁善感,比較脆弱!标懘ㄕf道,“可能當年堅強的一面都被用完了,藥性發(fā)作之后,整個人現(xiàn)在就剩下藥渣了。”
今年1月,陸川終于收到了《南京!南京!》的審查意見。出乎意料的是,意見就兩頁紙。4月22日,《南京!南京!》在全國院線上映。當年,在大學生陸川心中埋下的種子,終于開花結(jié)果。
“拍攝《南京!南京!》的這四年,是一個讓我成熟的過程,”陸川總結(jié)道,“影片拍到后來,拍到結(jié)尾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長大了。我可以去控制電影了,可以自由地運用電影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去跟人交流。如果說,影片的前半部分還有點像《可可西里》,到了后半部分,那是一個真正長大了的我,一個特別自由的我!
B =《外灘畫報》
L= 陸川
B:很多人看完《南京!南京!》都覺得很真實,尤其是屠殺的場面。你個人對于屠殺的本質(zhì)是怎么看待的?
L:我和你簡單地說,它牽涉到幾個方面。我以前看國內(nèi)的資料,看完覺得屠殺就是入室搶劫式,一對一的那種隨意的殺戮。當時覺得這就是屠殺的本質(zhì),所謂的那種肆意的暴行。
后來,我無意中接觸到一些日軍的資料,關(guān)于整個暴行中間他們對中國被俘人員的處理。每個連隊、每個小隊怎么去做,他們都是有詳密的計劃的。在一本日軍老兵的日記中寫道,他們是怎么把一些人騙到江邊,然后別的小隊怎么去策應(yīng)。比如說,他們騙戰(zhàn)俘說,去了江邊就放掉他們,這個時候另一小隊就在江邊埋伏好,十幾挺機槍準備著。有些還專門負責打死逃跑的。那份計劃我忘了在什么地方看的,但它講述的過程非常清晰。
此后,我又讀到幾份不同的批量殺害中國戰(zhàn)俘的資料,發(fā)現(xiàn)它們都基本類似,有一個嚴密的制度。我后來覺得,這才是屠殺的本質(zhì),它符合戰(zhàn)爭的規(guī)律——戰(zhàn)爭是一個族群對另一個族群的屠殺,百分之九十的軍隊都是按照這種方式清理戰(zhàn)敗俘虜?shù)摹?/p>
我們在教科書里看到的那種大量個人受害者的故事,基本上它們都是這種暴行的蔓延,屬于便捷后的狀態(tài),屬于武裝暴力核心清洗之后的暴力無度蔓延。我當時在拍的時候經(jīng)費有限,我要有所取舍。我可以去拍一個個家庭的被殺,但我心中不覺得這是一個屠殺的本質(zhì)屬性,屠殺的本質(zhì)是一個軍隊像機器一樣機械化地去剿滅一個族群。
B:以前很多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激起的是一種民眾的憤怒。而這次電影給人的震撼,在于冷酷,觀眾會有怒其不爭的憋屈的感受。你怎么看待?
L:憋屈,是這個題材很難避免的。我們在這個場景里面,觀眾感受到的是一種戰(zhàn)爭的冰冷。這種冰冷是不以觀眾的性別、年齡、屬性和愛好而轉(zhuǎn)移的。你遭遇到戰(zhàn)爭,你被卷入戰(zhàn)爭,就會面對這些東西。對戰(zhàn)爭、對殺戮本質(zhì)的了解,對戰(zhàn)爭機器對一個國家的摧殘的了解,是這個電影本質(zhì)的意圖。
這個電影還有一條線,是關(guān)于中國人的抵抗。這條線是以前相同題材的電影所從未展現(xiàn)過的。就是在我們的教科書里,它也會被刻意規(guī)避。其實,中國觀眾可以在逝去的前輩和他們一個個抵抗的事跡中間,找到我們民族生存到今天的精神依據(jù)。
B:這部影片的價值觀,對于國內(nèi)觀眾而言,怎么讓他們接受它呢?怎樣讓他們愿意走進影院,再看一次傷疤呢?
L:我其實是很想重新建立中國人在南京大屠殺中的形象。因為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聽到這個事情,都會覺得是一個屠殺的電影。其實在中國人這條線上,我們講的是人性的抵抗史,我們中國人其實一直在抵抗。
但是你想想從小到大看過的資料,根本就一件都說不出來。你問一個孩子,南京大屠殺是什么,他會回答你30 萬人被殺,還有《拉貝日記》,卻舉不出反抗的英雄事例。這個其實很恐怖,一個民族的記憶被抹去了。首先你要知道,我們的先輩、我們爺爺輩的這幫人,沒有等著去被拯救。我們真的是付出了非常艱辛的抵抗,可能這些抵抗的人都一個個被打死了,但是這些抵抗征服了角川(劇中的日本兵)。
關(guān)于抵抗的故事,可以寫一個30集的電視劇。比如說三月份的時候,日本警衛(wèi)隊在城里巡邏還會被便衣隊手槍打死兩三個。他們抓了幾個人,包括車夫,正要槍殺的時候,突然從廢墟的半截窗戶里打出若干冷槍,其實都是仍留在城里的中國士兵們所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