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由網絡文學操盤手們操辦的“作協主席擂臺賽”,敲鑼打鼓,我能知道這個“賽”,緣于韓寒對它的激烈發(fā)難。
“作協主席”這個詞,有它的明確性,也有它的含糊性。先說明確性的一面,那就是“作協”即作家協會是“文學”方面的團體,不是網絡文學方面的團體。雖然各個省級作協都有自己的協會章程,我不可能也不打算都逐一研究一遍,但總的來說,或據我所知,對于入會資格的規(guī)定,大抵都要求“在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過文學作品若干篇”,貼在網上的網絡文學是不算數的。這一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絲毫可以或可能含糊的。那么,在“作協主席”一詞中,“作協”是明確的。所以要說到含糊性,含糊的就是“主席”了。
前一陣子,有一位省級作協副主席,寫了一首叫《江城子》的順口溜,鬧得沸沸揚揚,我寫過一篇小文提醒圈外人士:并不是所有的作協副主席都是作家或詩人,即如這位王姓副主席,他在被圈定為作協副主席之前,是該省作協的創(chuàng)聯部主任。也就是說,他是以一位作協機關中層干部的身份升任副主席的,而這種身份,在各級作家協會章程中有一個正式的稱謂,叫“文學組織工作者”。在全中國省級以上作家協會的估計不少于400位“作協主席”中,有多少“文學組織工作者”,我尚未見到過正式公布的數字,個人也無力去統(tǒng)計。總之大概不少吧。
參加“擂臺賽”的“作協主席”據說是30位。我迄今未見、也不打算去查找“完全名單”,所以,里面是不是有、有多少“文學組織工作者”,或其他類型并非作家、詩人的“作協主席”,我都說不好。說到底,即使是一位業(yè)余愛好者,隨意編了個順口溜,只要是真好,咱們都應該為他鼓掌不是?另一面,在我所知道的參加者中,有一些是我的私交不錯的朋友,也有一些是我平時很看重、很尊敬的作家。他們是怎樣被拉進去、攪和進去、甚至是主動摻和進去的,我也一概不得而知。我只能說我自己。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我想就某一次診斷是否屬于誤診討個說法,我是不會寄希望于一個由足球裁判們組成的醫(y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但是若從根兒上說,這些都不重要,因為這些都屬于個人判斷。最多也就是個周瑜打黃蓋,有錢難買我樂意。真正重要的是這事兒的整體。什么是“這事兒的整體”?按我的理解,就是讓貓頭鷹變成夜鶯。按說這是件不可能的事,為什么居然有人認為可以辦到?
今日之中國,人們對“文學”的現狀有著種種各不相同的判斷。有充分肯定的,說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期;有基本肯定的,說是好作品不少,只是特別好的不多;有基本否定的,說精神脊柱疲軟;也有充分否定的,說是一堆垃圾。有一個德國人(德國漢學家顧彬,編者注)這樣說,結果激起公憤,實際上也這樣說的中國人不止一個。諸如此類,各有各的道理,問題是我們很少有人對“文學”的異化給以足夠的關注。無論確有多少好作家好作品,都遮蔽不了“文學”正在異化的現實。如果我說當下的“文學”有一種“言不及義”的傾向,肯定會被嗤之以鼻:文學為什么一定要“及義”?如果我說真正的“文學”寫作,是作家在精神上自我折磨的痛苦過程,肯定會被不屑一顧:現在已經是作家從寫作中得到快樂的時代了!然而,這是不是在提倡文學的自娛性?我說不好。感覺上,差別還是有的,但又差別不大。而且,其所以還有差別,只是由于文學的DNA本身是排斥自娛式寫作的。從自娛出發(fā)的寫作,自然會有“兼而娛人”的功能。已經有很多年了,我們被不斷告之文學要面向市場,而市場,就是讀者花錢買書看。即使買不來快樂,起碼也得買個輕松,而不是相反。在這樣的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之后,莫說網絡文學的操盤手們,連我,都分明看出了貓頭鷹變成夜鶯的可能性。
我想這就是韓寒之所以對“作協主席擂臺賽”發(fā)難的真正原因。鄭彥英被選來作為靶子確實有點冤枉,但韓寒發(fā)難的真正原因確實抓得很準。
網絡文學的功能里是沒有“取悅他人”的。(陳沖)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