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搶救性發(fā)掘刻不容緩,這是一場保護1700多年羌族歷史不致消亡的必須打贏的戰(zhàn)役!”從昨日上午9時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搶救戰(zhàn)在北川老縣城打響——在省、市、縣三級檔案專家的現(xiàn)場指導下,成都軍區(qū)駐滇某集團軍某師300多名官兵揮汗如雨,開始大規(guī)模清理北川縣檔案館廢墟,緊急挖掘搶救掩埋在下面的8萬余卷國家重點文物檔案。據(jù)悉,這次清理搶救過程預計持續(xù)3—5天。截至昨晚9時記者發(fā)稿時,現(xiàn)場搶救性發(fā)掘工作傳來好消息:已清理出2萬多卷被埋檔案,加上前期零星發(fā)掘搶救的1.6萬卷,已有4萬多卷珍貴檔案“重見天日”。
痛惜
8萬多卷史料遭埋廢墟
北川縣檔案局行政辦公區(qū)位于北川縣委大樓5層,6層(頂層)為占地1100多平方米的檔案館所在地!斑@次地震來得異常突然,破壞力猶如一只無形的手,把縣委大樓6層用力掀開,整整一層樓被‘拋’出到10多米外……”北川縣檔案局一位工作人員指著大樓后數(shù)百米之遙的高山,痛心疾首地說。地震發(fā)生時,這座王家?guī)r山與其相對的景家山同時崩塌,兩邊傾瀉而下的山體滑坡及泥石流,頃刻間摧毀了老縣城的無數(shù)建筑,雖然縣委大樓沒受到直接沖擊,但在天搖地動中損毀嚴重!拔覀兙14名工作人員中有兩人遇難,更痛惜的是,館藏的大量記載羌族發(fā)展史的文史檔案、光碟、畫冊等無法及時搶出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壓在廢墟下,已近兩個月。”“這次地震對羌族文化的打擊是致命而毀滅性的,一個具有上千年歷史的羌族古代聚集地就此消失了。這次地震導致北川6位專門研究羌族音樂、舞蹈創(chuàng)作的工作者遇難,全縣8.5萬多卷有關(guān)羌族的研究史料全部被埋,損失極其慘重!北贝ǹh檔案局局長蘇義德扼腕嘆息。據(jù)他介紹,羌族總共約30萬人,這次地震在北川的遇難者就有3萬多人,包括40多位羌族文化傳承人和學者,“羌族文化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通過說唱等形式傳播,而大量紙質(zhì)檔案則是近現(xiàn)代用毛筆、鋼筆等在記述,根本無法復制;一旦羌族文化學者及大量史料不復存在,損失將永遠無法彌補;震后受災群眾大規(guī)模遷徙,也會導致羌族文化載體的消失。因此,這次搶救性發(fā)掘就是在搶救羌族1700多年的‘歷史’!”
在搶救現(xiàn)場,一個面容嚴峻的男子始終表情嚴肅地注視著廢墟中的挖掘進度,他是北川縣政府副縣長雷建新。他1995年從成都理工大學畢業(yè)后就一直呆在北川工作,對羌族文化懷有深厚感情,“我雖然不是羌族人,但我妻子是羌族人。10多年的工作、生活讓我完全融入了這里。地震摧垮了羌族人的房屋、家庭,但羌族歷史與文化應該保存下來!”
尋寶:探尋“禹里”《石泉縣志》孤本
據(jù)蘇義德透露,被埋的8萬多卷檔案中,其中包括1本最珍貴的“孤本”檔案——石泉縣志,這冊共500多頁的歷史留存,較完整地記錄了羌族1700多年的發(fā)展史。據(jù)了解,上世紀80年代,在全國性修訂地方志工作中,北川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冊清乾隆年間的《石泉縣志》。書中有一幅番寨圖,明確標出了清朝該地區(qū)漢羌的地域分界。這也就意味著,北川縣以前是一個羌族聚居地。此后,北川開始逐步成立民族鄉(xiāng),申請民族縣。2003年成為我國惟一一個羌族自治縣。
另外,一個讓北川人驕傲處在于《石泉縣志》有多處寫到該地區(qū)是大禹出生地,并交待了當?shù)卦谇∧觊g舉行了隆重的祭禹活動!短茣さ乩碇尽酚涊d:“茂州石泉縣今有石紐山。石泉今屬龍安府,山下有大禹廟,相傳禹于六月六日生此”。石紐山腰有相傳為漢代揚雄所書的陽刻“石紐”二字,這座山被認為是大禹投胎地。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是“大禹故里”。
截至昨日下午5時30分,大規(guī)模搶救性挖掘第一天工作結(jié)束。令人遺憾的是,《石泉縣志》仍未“現(xiàn)身”!拔覀?nèi)栽谂,爭取早點尋找到這部珍貴史料!”蘇義德表示。
艱難:必須掀開廢墟上的那層樓
“咚咚咚——”昨日上午9時許,“沉寂”了1個多月的北川老縣城內(nèi),又出現(xiàn)了熱鬧場面:一面面紅旗飄揚在縣委大樓廢墟上;一隊隊解放軍戰(zhàn)士迅速集結(jié);一臺大型挖掘機轟鳴著,巨大的挖臂舒展開來,撼動著一大塊呈45度角傾斜的倒塌樓面……
張新是四川省檔案局副局長,著名的檔案專家,他這次專門會同當?shù)貦n案部門對北川檔案館進行搶救性發(fā)掘!斑@次搶救性挖掘難度非常大,必須要掀開‘蓋’在廢墟上的這層樓面。”“通信連、尖刀連、接力連……上!”隨著300多名官兵呈扇形“包圍”廢墟,戰(zhàn)士們從廢墟頂端一直排到地面,挖掘、傳遞、裝箱、登記,每一卷“出土”的檔案都經(jīng)過了無數(shù)雙帶著體溫的手,小心翼翼地傳遞著。“找到了,這里有7箱比較完整的檔案!敝形1時許,幾名戰(zhàn)士從兩塊拱立的水泥板下刨出了一箱箱淺藍色檔案柜;焦急等候在一旁的檔案局工作人員趕緊迎上去,面帶喜色。隨著一卷卷記錄羌族政治、文化、經(jīng)濟等的珍貴檔案“重見天日”,搶救現(xiàn)場的人們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后期
受潮檔案清理要花費四五年
然而,天公不作美。中午1時30分許,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遭了,這一下雨對檔案損壞可就大了!”張新和蘇義德等專家都皺起了眉頭。地震后,許多被掩埋的紙質(zhì)檔案遇水受潮,發(fā)霉、撕裂等非常普遍。
“這些受潮或遭肢解的檔案卷必須要經(jīng)過除濕、蒸干、消毒、殺蟲、凍干等諸多保護環(huán)節(jié)。以蒸干為例,失去水分后的檔案會變得像一塊‘硬磚’,只能小心地一層層剝開,每揭一頁夾一層干燥紙來保護!斌w態(tài)有些發(fā)福的張新吃力地蹲在地上,仔細地清點裝有檔案的塑料編織袋,“今天的發(fā)掘應該說比較順利,一上午就運走了兩卡車,約有8000多卷,但不少檔案已受潮或碎裂,后期還要仔細修補和保存。”張新說,他們事先準備了1000個編織袋,但到中午時分基本告罄,只得緊急調(diào)來1000個支援,“我們樂觀地估計,這次搶救性挖掘能救出五六萬卷文物檔案,基本保住了羌族‘血脈’!”
專家們現(xiàn)場對檔案編號,作簡單登記。在裝運開車前,部隊防化團官兵對這些搶救出來的檔案進行了簡單消毒。“這些檔案下一步將送到綿陽市檔案館保存,按照國家文物、檔案搶救方案和程序進行修復整理;估計后期清理工作將持續(xù)4—5年,整個搶救性挖掘及后期保護費用預計超過800萬元!睋(jù)蘇義德透露:根據(jù)北川恢復重建計劃,預計在3年內(nèi)將重建一個約6800平方米的新北川檔案館,比原館大6倍,且抗震、防潮等措施將更加先進。 (華西都市報 特派記者羅暄李寰攝影楊濤)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