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9·18”推出的三大救市利好之一是,國資委支持央企增持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份,這也是最被市場看重的利好,因為這相當于由央企組成了一只“平準基金”。不過也有人擔心這只是說說而已,怕沒有實際行動,或者實際行動的力度不大,不過中石油集團增持中國石油大約可以消除這些人的擔心了。
救市政策推出后的第二個交易日,中石油集團就迫不及待地在二級市場增持了6000萬股A股,并宣稱將在未來一年內(nèi)增持不超過中國石油總股本2%的股份。除了中國石油以外,日照港、廣州藥業(yè)、白云山、海博股份和金發(fā)科技的控股股東均在最近兩個交易日增持了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份。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中石油集團增持中國石油完全不是純粹的商業(yè)行為,而是在執(zhí)行管理層的意圖,進行救市。首先,從出臺政策到實施增持,效率之高前所未有;其次,周一中國石油H股股價比A股股價低37%,舍低而求高顯然違背商業(yè)原則;第三,“中國石油總股本2%的股份”是什么概念?36.6億股!而中國石油目前A股總的可流通股本僅40億股,中石油集團真這么干的話,就會把其A股幾乎買完,那中國石油的A股可以干脆私有化退市了。所以中石油集團并不真想增持到2%這個極限,只不過是在向二級市場示威。從中石油集團的行動看,管理層這次的救市決心非同小可。
倒是三大利好中的另一個利好“匯金公司增持三大行股票”至今沒有任何動靜。這也不奇怪,因為接連兩個交易日三大行的A股都死死地封住了漲停板,匯金公司想買也買不成。相信周二三大行股票放出的巨量中都會有匯金公司的功勞。
相比中石油集團之類“奉旨”增持的公司,政策出臺之前已經(jīng)有部分央企、大國企開始在二級市場增持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了,比如華僑城、新興鑄管、武鋼股份、保利地產(chǎn)、長航油運、有研硅股、中國遠洋等等。除了部分企業(yè)的大股東是為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順利實施而采取的象征性增持外,也有部分公司已經(jīng)是令大股東感到物有所值了。
除了大股東增持之外,更值得投資者期待的是上市公司回購。畢竟大股東的增持可能只是奉命行事,不一定能夠代表股價的低估,而上市公司回購更能代表產(chǎn)業(yè)資本對股價低估的判斷。在A股歷史上,還沒有上市公司通過二級市場實施回購的案例,即使在B股市場,首先提出回購計劃的麗珠B,在6月份股東大會通過回購方案后至今仍未獲得證監(jiān)會批復。不過一旦本周證監(jiān)會發(fā)布的《關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補充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正式實施,上市公司回購就不再需要證監(jiān)會審批了。
管理層的救市能否徹底扭轉股市的弱勢還很難說,但很可能會像2002年的“6·24”一樣,使股市從幾乎所有股票持續(xù)單邊下跌向結構性調(diào)整轉變。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優(yōu)質(zhì)股可能會率先企穩(wěn)轉強。
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nèi)”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而所有上市公司都將在10月份公布三季度財報,大股東增持或者只能在本周實施,或者就要等到公布季報之后了。既然管理層救市的態(tài)度這么堅決,機會就只能在本周內(nèi)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在利好作用下,具有增持和回購概念的央企和增持概念股可能會成為這個市場的階段性熱點。
不過,筆者認為,與其去追捧概念上的熱點,還不如切實把握一些股價真正低估的個股。何況從邏輯上推斷,最有可能被增持或回購的,必然是價值被低估的股票。(武斌)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