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香港立法會十六日三讀通過《公職人員薪酬調整條例草案》,一萬八千多名首長級和高級公務員,將由下月一日起減薪百分之五點三八,而中低級公務員則凍薪。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表示,減薪是按薪酬調整機制辦事,公務員不能夠輸打贏要,否則會因政治因素破壞機制。
經濟危機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但香港卻在這個時候開始對公務員進行減薪,著實讓人有些意外。仔細讀完報道,原來這是“按機制減薪”,再一想,這倒也符合“國際慣例”:公務員薪酬并非一成不變,并非只漲不減,“有機制”的規(guī)范和主導。遠的不說,在去年經濟危機深化之際,我們的鄰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公務員都先后降薪。而因為符合“機制”,彼國的公務員們也習以為常。想來,這一次香港的公務員也不會有什么情緒波動。
由此返觀國內的公務員薪酬,公務員工資逐年上漲,只漲不跌,旱澇保收?v然是去年,不少企業(yè)高管都主動降薪來與企業(yè)與社會一起承受風雨,但在某些地方,公務員的工資福利還是在悄悄上浮。
而當輿論呼吁公務員要有一點主動降薪與民眾共度時艱的道德感時,有很多專家和公務員們站出來,再次喊冤叫苦:公務員工資本來就不高,應該提高公務員工資來擴大內需,怎么能降低呢?因為地域差異的因素,“平均”起來從整體上看,中國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似乎并不太高。但公務員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資之外,還有各種名目的津貼、補貼、獎金等“隱性收入”。后者比前者還多,甚至是數(shù)倍。除此之外,公務員還消耗了大量的公務經費,車輪的轉動,餐桌上的應酬,各種各樣的福利等等。
我國行政管理費比重之大、增幅之高,早已不是新聞。在前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務院參事任玉嶺表示:我國行政管理經費增長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經達到世界少有的地步。2008年第四期《炎黃春秋》雜志一篇文章指出,我國財政支出的前三項中,比重最大的是行政管理費,其次是經濟建設費,而直接民生領域的文教、科學、衛(wèi)生、社會保障支出所占比重最小。從1982年到2005年,文教、科學、衛(wèi)生、社會保障支出只增長36倍,行政管理費則大幅攀升了76倍。
行政管理經費之所以高速增長,說到底,恰恰是因為我們缺乏香港這種“按機制減薪”的薪酬管理機制。而事實上,引入“按機制減薪”或者“按機制降耗”的機制規(guī)范,已經勢在必行。( 陳一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