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經(jīng)濟新聞 |
“明天又有兩只新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你說我該買哪只?”一位朋友打電話過來,興奮地等待著我的回答,“我認為你哪一只都不該買”我的回答顯然讓電話那頭的朋友不太高興,她認為買新股一定會賺錢的,怎么我不讓她買呢?聽過了我的解釋后,她有些疑惑的放下電話。近日,筆者總是接到這樣的電話,這說明,還有很多投資者對“炒新”有著很深的“情結(jié)”,而筆者希望告誡這些投資者的是:首日“炒新”風險很大,特別是盲目追高買入更不可取,為了避免自己不受傷,一定要保持理性投資心態(tài)。
“逢新必炒”一直以來都是很多投資者的炒股習慣,盡管監(jiān)管部門不斷地提示新股上市首日的風險,但是,仍抑制不住投資者的炒新熱情。很多投資者認為炒新就是一項“包賺不賠”的生意,但殊不知,炒新背后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對于一些對“炒新”懷有高度熱情的投資者來說,最新的一組數(shù)據(jù)希望可以讓他們清醒一些,根據(jù)深交所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作為IPO首單的桂林三金,其上市首日買入的個人投資者人數(shù)為26510人,10個交易日之后,有82.4%的投資者為虧損,整體虧損6480萬元;首日買入家潤多的個人投資者數(shù)量為25437人,兩周之后有99.5%的投資者虧損,整體虧損1.26億元。
與此同時,在參與桂林三金和家潤多首日買入的投資者中,持股市值10萬以下的個人投資者賬戶占比分別高達71.83%和62.69%,虧損賬戶比例達到81.83%和99.86%,合計虧損2743萬元和4790萬元?梢,參與上市首日買入的主要是中小投資者,該類投資者的虧損金額最多,虧損賬戶比例很高。
而從深交所另一項分析研究結(jié)果看,1991-2009年期間,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投資者炒新發(fā)生虧損的可能性接近甚至超過60%。其中,在1992-2008年間的17個年度中,炒新發(fā)生虧損的可能性與大盤指數(shù)的漲跌沒有直接相關的對應關系。而在過去的2007和2008兩年中,炒新發(fā)生虧損的可能性顯著上升,甚至達到80%-90%。
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不管在以前還是在發(fā)行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后的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炒新”都不是“包賺不賠”的生意,相反卻是風險極大、虧損比例較高。
這也可以理解了為什么成熟的機構(gòu)投資者首日參與新股的程度非常低。因為他們明白,新股上市首日的爆漲屬于非理性估值,脫離了內(nèi)在合理價值的“商品”遲早都會回歸的,股價沖高之后的回落是必然。因為遠離基本面的股票投資,如果失去了價值的支撐,將成為純粹的“擊鼓傳花游戲”,這類“游戲”的結(jié)果非常難以預料,“危險系數(shù)”非常高。
因此,那些對“炒新”仍然執(zhí)著的投資者需謹記:“新股不敗”只是一種“神話”,“神話”與現(xiàn)實之中總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不要被假象所迷惑。這也就要求投資者在決定投資前,一定要認真分析公司的基本面,詳細閱讀有關專業(yè)機構(gòu)的估值報告,參考市場上同類公司的估值情況,深入研究其投資價值后再進行投資才是理性的投資。(侯捷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