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盡管股指期貨的獲批,讓機構投資者多了一個規(guī)避市場系統(tǒng)性風險的工具。但對陽光私募而言,受政策和期貨操盤經驗限制,要想真正利用其來管理風險仍有許多難題待解。
受限 “20%”紅線
上海智博方略董事長周貴銀認為,股指期貨推出后,私募將迎來對沖基金的時代。不過,對于股指期貨推出后將如何操作,周貴銀表示尚未擬定配置的具體方案,但會在信托合同規(guī)定的在“信托資產20%以下”的范圍內操作。
而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在2008年發(fā)行的陽光私募產品,已有不少將股指期貨納入其投資范圍之內,但產品合同中規(guī)定的投資額度,也均是不超過信托資產的20%。
對此,深圳某私募人士認為,在這些產品推出之時,正值外界對股指期貨推出預期的頂峰,加入此類設計有助于產品的營銷。而設定20%以內的額度,則是為了通過監(jiān)管層的審批。
該人士還介紹說,當時監(jiān)管層從控制風險的角度考慮,對涉及期貨一類的信托產品均采取審慎的原則。
這一說法從側面也得到了印證,在2008年初,由廈門信托發(fā)行的“震雷先行者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因在信托合同中表示將配置不超過30%的期貨產品,而被外界稱為國內“首只真正涉及商品期貨投資”的信托產品。但在其對外公開邀約后,卻遲遲沒有下文。而據記者日前向該產品的投資顧問上海震雷投資了解的信息顯示,該產品至今也沒有獲得監(jiān)管部門的正式批文。
期貨操盤經驗不足
另一方面,期貨操盤經驗的欠缺,也將對私募參與股指期貨的初期炒作產生影響。
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有不少陽光私募人士均認為,利用股指期貨管理風險的邏輯其實很簡單。私募機構在精選個股的基礎上,可以重倉持有那些值得長期投資的優(yōu)秀公司。而當判斷市場系統(tǒng)性風險較大時,私募可以通過股指期貨來規(guī)避大盤下跌風險,這樣就可以完全不必去賣掉那些優(yōu)秀公司的股票。
但在知名期貨私募人士寧金山看來,目前業(yè)界對股指期貨仍處于一知半解的階段,大多只是知道有了做空的工具。且據其了解,部分私募雖然也會拿出50萬到100萬去期貨市場中“玩”一把,但他同時提醒,在真正的期貨投資領域,這種經驗根本無法完全嫁接過去,因為“100萬的玩法和1000萬的玩法”差別會非常大。
與此同時,寧金山對自身參與初期股指期貨的炒作也持謹慎態(tài)度。他表示,如果要充分發(fā)揮在期貨交易手法上的優(yōu)勢,至少要具備三方面的要素:首先是要等到參與股指期貨投資多空較量的雙方實力均衡;其次是要等到期指的持倉量達到一定程度,保持較高的活躍度;最后則是能達到和證券業(yè)界充分交流,對證券市場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記者 張 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