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沃項目沒有休止符
沃爾沃卡車在中國的道路并不平坦。
近日沃爾沃卡車中國區(qū)總裁何伯格(FredrikHogberg)表示,盡管濟南華沃卡車公司幾年來生產未達預期,但沃爾沃重卡本地化的腳步并不會因此銷聲匿跡。
據(jù)記者了解,華沃卡車自2003年6月合資公司成立之后,一直沒有達成量產。2004年3月第一輛車下線,當年10月便開始全面停產,雖然后來恢復了生產,但2005年全年銷量僅有200輛,去年的銷售數(shù)據(jù)尚未公布。
有媒體報道稱,沃爾沃在濟南下線車型主要以40噸的重型自卸車FM12六乘四型為主,由于2003年之后我國對自卸車關稅的大幅下調,使該車型的組裝優(yōu)勢已不明顯。華沃生產的一些車型有時候比進口車還貴,這種價格的倒掛讓沃爾沃很無奈。
華沃卡車沒有量產,也牽連到了沃爾沃、一汽、重汽三方合資20億元的發(fā)動機項目。2005年底,沃爾沃正式致函一汽與重汽,暫停三方之間的發(fā)動機合作項目的可研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卡車的合資項目卡了殼。原計劃為華沃卡車配套的發(fā)動機項目的暫停,讓這個原應是中國最大的商用車合資項目似乎前景黯淡。
針對業(yè)內一直傳聞將要擱淺的華沃項目,沃爾沃中國區(qū)有關負責人表示,華沃項目不會終結。沃爾沃高層信心十足地認為,未來高品質的重卡將在中國市場有很高的占有率,沃爾沃在華業(yè)務還會有很大提升。中國重汽的有關負責人也表示,華沃卡車背后談判歷時9年,審報、獲批再到合資公司的成立與經營,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不會輕易叫停這個項目。但該負責人認為,沃爾沃在中國市場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其國產卡車價格過于高昂,希望合資公司能在今后做出調整。
“高端是一部分,但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我們也在考慮中低端產品,因此我們最近重大投資以及未來的合作項目都在做全盤考慮!焙尾癖硎,“我們的華沃項目現(xiàn)在正在選型!
滄桑沃爾沃欲借“東風”
雖然在中國市場上遭遇了諸多不順,但沃爾沃仍對中國充滿熱望。1月22日東風汽車集團宣布,東風集團、日產汽車以及沃爾沃集團,目前正就沃爾沃可能投資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重型商用車業(yè)務一事進行深入商討。
“我們將就未來合作的可能性,開始更深入的討論!睎|風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平和瑞典沃爾沃執(zhí)行副總裁兼首席副總裁約瑪·海羅納(Mr. Jorma Halonen)共同表示。為展示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的進展,東風汽車集團與日產汽車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和沃爾沃公司還簽署了非約束性框架協(xié)議,并希望沃爾沃公司投資于中、重型商用車發(fā)動機和未來的發(fā)動機業(yè)務。
2月19日,沃爾沃集團董事會決定以計劃10.9億美元的金額公開競購日本卡車制造商日產柴。收購將使雙方在資源和技術方面的交流帶來有益補充,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亞洲地區(qū)。日產柴在日本和亞洲其他地區(qū)擁有穩(wěn)固的市場地位,沃爾沃看到的是這些地區(qū)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其中包括中國。
東風集團與日產汽車合資組建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發(fā)動機的主要技術來源于日產柴,自去年沃爾沃集團成功從日產汽車手中購得日產柴股份之后,東風、日產、沃爾沃三方便有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此次沃爾沃繼續(xù)收購日產柴股份,又為三方合作的可能性增加了一份籌碼。
在沃爾沃首次收購日產柴的股權之后,約瑪·海羅納被任命為日產柴董事會副董事長,他認為日產柴和沃爾沃更為緊密的合作將使雙方獲益匪淺。主要來自雙方業(yè)務整合后因采購量增長產生的效益,以及來自產品開發(fā)、發(fā)動機和傳動系統(tǒng)方面的效益。此外,合作還使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分銷和服務網絡,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亞洲地區(qū)。
沃爾沃國產化信心依舊
2006年,沃爾沃卡車全球交車量超過105000輛,同比增長2%,中國市場成為這份成績單上的最大亮點,銷售增幅高達28%。據(jù)統(tǒng)計,自從1970年代中期以來,沃爾沃卡車在中國已銷售了超過6000臺重型卡車,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包括國內生產的)也從2004年的11%,一躍上升為29%,在所有進口品牌中排名第一。
沃爾沃卡車中國區(qū)總裁何伯格指出:“沃爾沃卡車進入中國已超過17年,多年來沃爾沃在全球不斷發(fā)展,在中國市場上樹立起優(yōu)質、豪華和舒適的卡車之一的品牌形象,今后沃爾沃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將會讓在我們長期的發(fā)展中繼續(xù)樹立中國用戶的口碑!
業(yè)內專家認為,重卡行業(yè)的產銷“寒冬”將在2006年底結束,重卡市場特別是高端重卡將在今后幾年快速增長。目前,沃爾沃卡車公司已經在中國高速公路網的各主要樞紐城市,建起了由多家維修服務中心組成的服務網絡,向客戶提供了全面物流解決方案和完整售后服務體系。隨著沃爾沃中國市場的不斷開拓,沃爾沃卡車在中國市場的國產化進程也將有望進一步升級。 (倪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