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車展美女模特
2010底特律車展今日開幕
我們至今還記得2009年初北美車展的凄涼和陰冷,因為經(jīng)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過后,2009年的持續(xù)陣痛依然使美國汽車工業(yè)步履維艱。
然而,在底特律車展迎來102歲生日時,人們看到了美國車業(yè)回歸的跡象。通用復興勁頭強勁,新車型和新戰(zhàn)略開始逆轉頹勢;福特在三季度實現(xiàn)了10億美元的盈利;克萊斯勒正在與菲亞特積極磨合,新產品將在這一屆底特律車展揭曉。
與此同時,全球汽車制造商們也開始興奮起來,現(xiàn)代、本田、日產的美國業(yè)務逐漸回升,而大眾更是看準了這個機會打算抄底美國市場。中國汽車制造商在缺席一年之后殺“回馬槍”,比亞迪將攜電動車殺入美國市場的野心,或許會令老美驚訝甚至害怕。
“三巨頭”引領北美市場復蘇
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是美國汽車行業(yè)三大巨頭,曾是美國工業(yè)的象征。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度讓通用和克萊斯勒陷于破產邊緣,因此“三巨頭”的復蘇對北美甚至是整個歐美市場都至關重要。
據(jù)了解,在此次北美車展上,通用不僅帶來了新車凱迪拉克CTS-VCoupe、2011款雪佛蘭Camaro、2011款雪佛蘭Aveo、雪佛蘭Orlando等,而且還將獨辟蹊徑,在車展上推出試駕活動。據(jù)悉,通用一直在與車展主辦方協(xié)商,希望能夠在現(xiàn)場設置一條試駕賽道。在新英格蘭國際車展上,通用已經(jīng)嘗試了試駕活動,吸引了1400余人參加活動,反響熱烈。
得益于更早的戰(zhàn)略和產品調整,福特的表現(xiàn)一直很優(yōu)秀,它是“三大巨頭”中遭受危機最輕、回復盈利最早且是唯一沒有更換CEO的汽車制造商。據(jù)福特2009年第三季度報顯示,福特汽車的營業(yè)利潤總計達11億美元;福特汽車12月份在美國市場的輕型車銷量為183,701輛,增長33%,這也是其全年市場占有率自1995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上升。業(yè)內人士認為,福特除了加強內部管理和資產重組等利好原因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潛心提升技術水平,令其出奇制勝。其推出的Ecoboost高性能發(fā)動機可以稱得上是殺手锏,曾被美國權威汽車雜志《Ward'sAutoWorld》評選為年度最佳發(fā)動機之一。
三巨頭中稍遜色些的是克萊斯勒,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與菲亞特聯(lián)姻過后,必然會推出其基于菲亞特平臺的車型。然而,本次車展上能否推出,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克萊斯勒現(xiàn)有產品線的延續(xù)并沒有因為戰(zhàn)略同盟的成立而終止,新款車型如2011款道奇Charger、Jeep新款大切諾基等將亮相車展。
保時捷不愛北美愛中國
在今年的北美車展上,全球仍有部分一線廠商如鈴木、保時捷、布加迪、英菲尼迪、蘭博基尼等缺席本屆車展。其中,鈴木在2009年就沒有參加北美車展,今年依然沒有來,看來這個日本企業(yè)在北美的日子依舊不好過。較之在東南亞以及非洲的好勢頭,北美市場一直是鈴木的傷心地。今年,鈴木的休旅車已經(jīng)停產,隨著通用的破產,與其合作的混合動力汽車也前途未卜。保時捷的再次缺席似乎也是迫不得已。2009年11月份,其在美國銷量雖比2008年同期增長18%,但其前11個月的總銷量從2008年同期的23881輛降至17585輛。相反,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已經(jīng)僅次于美國和德國排在第三,并且有望在三年內超過德國。布加迪的缺席總是會讓酷愛豪車的人留下不小的遺憾,2008北京車展上,布加迪威龍以2500萬身價成為焦點,此后在國內的車展就沒有再現(xiàn)身,2009年只在日內瓦車展和洛杉磯車展中出現(xiàn)。此外,豪華車英菲尼迪和蘭博基尼也將缺席北美車展,而他們都參加了11月份舉行的廣州車展。
比亞迪電動車叫板國際巨頭
剛剛過去的哥本哈根峰會雖然沒有帶來什么實質性進展,但是改善環(huán)境和開辟新能源的意志是不會轉移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安全被視為本次北美車展的主題。從參展商的目錄來看,電動車制造商的比例大大增加。
在日產、豐田等國際巨頭攜電動車亮相的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中國品牌比亞迪汽車攜電動車也來參展。據(jù)悉,此次比亞迪參展車型均為新能源車,包括比亞迪F3DM、F6DM、e6等。其中,純電動轎車e6融合了SUV和MPV的雙重設計理念,其搭載的電池都是由比亞迪自主研發(fā),其充電一次可持續(xù)行駛超過300公里。充電10分鐘就能充滿一半電量,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有分析認為,此次比亞迪參展其用意不僅是展示車型,更是希望以此作為進入美國市場的跳板。有消息透露,目前比亞迪已在北美市場展開電動車渠道和網(wǎng)絡建設,招募經(jīng)銷商的工作也已展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