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中國汽車業(y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上午10時45分,隨著一輛金橙色解放J6駛下生產線,今年的第1000萬輛汽車在長春一汽誕生,繼美國、日本之后,中國成為第三個汽車年產超千萬輛的國家。而按照目前的速度,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fā)部主任徐長明預測,今年國內的汽車銷量可能會達到1262萬輛,甚至有沖擊1300萬輛的可能性。這也使中國2009年全年超過美國,成為新車銷量世界第一大國再無懸念。
1000萬,這的確是個輝煌的數(shù)字,但是輝煌之下仍難以掩蓋諸多的現(xiàn)實問題。
從數(shù)量上超越1000萬輛并非難事,畢竟以中國人口及市場保有量為基礎的剛性需求巨大。美國人口為3億左右,汽車保有量為2.35億輛,普及率為78.7%。相比之下,中國人口為13億,汽車保有量只有6000多萬輛,普及率不足5%。
從某種角度而言,自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今年中國汽車業(yè)備受推崇的一大推手。危機爆發(fā)之前,作為全球第一汽車大國的美國年銷量在1500萬-1600萬輛,而金融危機則導致了美國汽車三大巨頭中,通用與克萊斯勒兩家申請破產重組,福特汽車則面臨發(fā)展的重重困境。與此同時,美國、日本與歐洲等地由于經濟下滑、失業(yè)率提高,導致普通消費者的消費力嚴重匱乏。
而在中國,除了強大的購買需求,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免、汽車下鄉(xiāng)等政策相繼出臺,中國汽車銷量屢創(chuàng)新高,在全球一枝獨秀。
內因與外因雙重作用之下,今年中國汽車業(yè)風景獨好顯然有跡可循。
再看1000萬這個數(shù)字背后,正如一些業(yè)內專家所強調“目前的中國是汽車大國,但并非是汽車強國”。與美國、日本等汽車強國相比,中國汽車在產業(yè)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研發(fā)、自主品牌影響力等實質性方面依然具有不小的差距。僅拿自主品牌為例,目前國內依然是合資品牌占據(jù)主導,自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僅占整個汽車市場份額的1/3,且多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僅為銷量的5%左右,車型則集中在技術低、利潤低的中低端車型,缺乏核心技術,銷售金額與銷售單價更難與合資車企匹敵。
1000萬輛,只是個數(shù)字而已。中國汽車企業(yè)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