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育的標準是什么?北大附中網校副校長楊壯總結為“四A”,即“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place)”取得“任何內容(Anything)”。
而目前,中國出現的460多所網校,若以此標準衡量,絕大多數是徒有虛名,只停留在電腦聯網的概念內。
光明日報刊登報道說,由于帶寬的問題,現在學生在互聯網上能瀏覽和下載的,主要是文字資料,“任何內容”簡化成了“教案加題庫”,新興的“遠程教育”變成了“應試教育”的“幫手”,傳統(tǒng)課堂上的“人灌”變成回家后的“機(計算機)灌”。
報道稱,北大附中網校通過運用“天、地、人”三網合一的傳輸模式實現“四A”,使網校沒有變成“應試教育”的“幫手”!疤炀W”即衛(wèi)星網。該網校實時拍攝北大附中課堂的授課內容,然后利用衛(wèi)星傳送到全國各地的合作學校。這樣,全國各地合作學校的同學就可以通過衛(wèi)星電視看到北大附中原汁原味的講課實況,還可以同步儲存、隨時收看。
“地網”即互聯網。目前以窄帶傳輸為主的互聯網更適合傳送文字,適合交互學習。所以,北大附中網校將北大附中的文字性教育資源例如教師講義、教案、學生試卷、習題、作業(yè)及學校圖書館文字資料通過互聯網快捷地傳送給各地用戶。
“人網”指面授交流。北大附中網校廣泛開展與各個合作學校的校際交流,充分利用附中與北大天然的聯系,開展師資培訓,同時利用郵寄等手段,把優(yōu)秀的書籍、光盤軟件等教學資料送到用戶手中。
這種混合遠程教育模式,對各地學校來說,縮短了與全國最優(yōu)秀學校之間的距離;對學生而言,實現了“零距離教學”;對各地教師而言,互聯互通的交流相當于和北大附中的教師共同備課切磋,提高了綜合素質。(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