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述評:西方也搞軍民合作 2000年11月1日 11:13 西方人之所以在世紀之交看重軍民合作問題,是因為他們從近年來聯合國維和行動、北約的干預行動和人道救援行動(西方防務學者喜歡稱此類行動為“危機處理行動”)中,看出了軍民合作方面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學者們歸納的主要問題有:一,合作與協調意識較弱。在聯合國領導的維和或人道救援行動中,參加的機構和人員繁雜,主要有軍人、警察、聯合國難民署、世界衛(wèi)生組織、無政府組織(NGO),也有當事國政府、各派別及民眾。文職人員與軍人對合作與協調的理解不同,因而產生矛盾;二,誤解與不信任;三,責任不清,互相推諉;四,官僚主義;五,政治分歧。 解決問題需要措施,這就像病人有病需要醫(yī)生開藥方一樣。西方防務專家開出的“藥方”是:第一,必須高度重視加強軍民合作的意義,加強各參與機構之間的溝通。參加聯合國領導的維和或人道救援行動的人員和機構繁雜,其文化背景和工作作風各異。合作與協調意識強弱不同,因此需要讓所有參與者充分認識到軍民合作的重要性。第二,必須建立健全有效的軍民合作機制。在任務區(qū),軍民機構要聯合制訂計劃。這樣,參與者才能明確職責。第三,必須加強軍民合作訓練。總部設在日內瓦的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高級顧問波爾克在會上透露,近年來,他的辦公室每年都要開辦幾個軍民合作訓練班,其中有一名中國官員受過訓。開辦的課程有應急反應意識、軍民合作基礎與高級課程、研討會。參加訓練班后,受訓人員明顯提高了軍民合作素質。他承認,開辦軍民合作訓練班也有困難,最大的困難是時間不夠,因為往往是任務下來,才能臨時辦班。第四,必須建立淘汰機制。有許多人愿意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因為這種行動既可以給參與者帶來精神滿足,也可以帶來物質回報。有的國家把關不嚴,所派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的甚至說不了幾句英語或法語,影響了軍民合作。聯合國有關機構應當建立嚴格的淘汰機制,派駐者到任務區(qū)后即接受考試,不合格者應被盡早送回。被送回者的差旅費也應由本人或派駐國支付。 當然,西方防務學者所開藥方的根本目的,是謀求西方的根本利益,因此他們的有些觀點值得商榷。今后,他們的有些觀點則可能會與我國在處理有關聯合國授權的維和行動時產生某種矛盾。但是,他們的一些觀點也有我們可資借鑒之處。 我國在軍民合作方面有著光榮傳統,也積累了許多經驗。因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目前我們在這個問題上面臨一些挑戰(zhàn)。要加強對國民的國防教育,正確認識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經濟建設是主軸,國防建設不可丟。比如修建高速公路,有時就得考慮該公路能在戰(zhàn)時作飛機跑道。此時就需要有包括軍隊在內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使承擔公路修建單位在設計、施工時,充分考慮戰(zhàn)時飛機跑道問題。要建立有效的軍民合作機制,讓軍隊和地方明確職責,各司其職。其中,建立有效的動員機制尤為重要。發(fā)生戰(zhàn)爭時,民眾、民船、民車等等如何為戰(zhàn)爭服務,軍民如何聯手行動,這都需要在平時逐漸建立一套機制,該演練的要演練,該出臺的要出臺。臨時抱佛腳,必然誤事。 在當今世界暫時呈現“西強東弱”態(tài)勢,且西方人日漸注重軍民合作問題之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實在該讓我們牢記在心。(轉自《環(huán)球時報》)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電訊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