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12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今日載文稱,去年“超女”冠軍李宇春的CD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臺北音像店的銷售架上,而專門經(jīng)營大陸書刊的書店也是林立叢生。從中可以看出,臺灣文化市場中已經(jīng)更多地閃現(xiàn)出大陸的身影。
文章寫道,十五年前,臺灣大學南校門對面的幾家書局,在店外擺放著盜版的《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引人側目。其中一家在巷子里的書局“結構群”,更是各大學研究所師生熟知的大陸社會科學類盜版學術書刊“專賣店”。
五年前,有一兩家書商看到大陸出版界翻譯西方學術和文學著作,正好填補臺灣出版界不足的商機,專門從大陸引進簡體版圖書,有的價格更高達大陸售價的十倍。臺灣當局曾予以罰款取締,一度引發(fā)是否侵犯思想自由的爭論。
位于臺北市重慶南路的臺灣商務印書館門市店,那時很少看到有賣大陸商務印書館的出版物;而現(xiàn)在,幾乎每個知識門類的書架上,都能看到兩岸三地商務印書館的“兄弟”出版品并列。
在臺北,現(xiàn)有十多家專門經(jīng)營大陸書刊的書店;單在臺大和臺灣師范大學附近就有六七家,平均售價按人民幣與新臺幣一比四的匯率折算,顯示供應量之大和脫銷之快,使書商可以經(jīng)營薄利多銷的市場策略。
臺灣由于在民族音樂、傳統(tǒng)曲藝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人才較少,音像店過去主要銷售由臺資的“風潮”或港資的“雨果”邀請大陸名家錄制的唱片。數(shù)量不多,而且被擺放在不顯眼的角落。
而現(xiàn)在,一些封套以簡體字標識、在北京和廣東出版的音樂光盤,從聲樂、器樂到爵士樂,表演者在大陸均非“大腕”或名家,在貨架上不難被發(fā)現(xiàn)。喜歡古典音樂的學長認為,這說明臺北人欣賞口味多元化。
與此同時,大陸歷史電視劇利用低廉而豐富的人力物力成本,在壯麗河山之間演繹五千年歷史中的英雄事跡,氣勢磅礴,已非港臺古裝劇所能比美。于是,從《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到《漢武大帝》,在臺北音像店里擺放的位置和數(shù)量,視覺上與韓劇旗鼓相當。
文章表示,究竟是大陸圖書音像制品以價格優(yōu)勢搶灘、是臺灣人的文化購買力已不如前、還是臺北人對多元文化口味的追求,還需要細致的市場調(diào)查去做精準分析和進一步探究。
過去,兩岸文化交流受到政治上的重重阻隔,而民進黨當局又大搞“去中國化”、“文化臺獨”等。不過,自從胡錦濤提出對臺新思維后,兩岸業(yè)者大力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終于挪出了文化產(chǎn)業(yè)的市場空間。
文章說,雖然李宇春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仍未及周杰倫、孫燕姿、陶喆、蔡依琳、S.H.E,但今天周杰倫能當中國電信的代言人,誰敢說未來李宇春代言的牙膏廣告,不會出現(xiàn)在臺灣電視上?(李氣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