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中國銀行公開招股23日中午截止。雖然香港股市此前一天重挫逾500點,經歷美國“9·11”事件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但并未影響市民投資熱情。
23日中午11點,在香港觀塘一家接收申請表格的銀行門前,交表市民絡繹不絕,一度出現30人的人龍。為了確保收表順利,除原有的60家分行外,中行旗下中銀香港又增加10家分行為收表銀行,各分行收表時間亦提前至上午8點。
到截稿時為止,尚未得知最后完整的認購情況。不過有消息人士稱,港股連日下跌只輕微影響散戶利用展(margin,即以部份借貸方式認購股份)認購中行的意愿。從目前數家證券行的情況看,估計整體展認購約400億元,連同用現金認購的散戶,中行的公開招股部份,超額認購為50至70倍,凍結資金大概2600億元。至于國際配售部分,已獲得13至14倍認購。兩者相加,目前香港市場已輕易消化了逾萬億元的中行新股銷售。
港人熱捧“中國人的銀行”
作為中國第二大銀行,中國銀行上市的有關新聞,已持續(xù)半年多占據香港報紙版面,成為本地最重要的財經大事之一。此次上市,中行以介于2.5至3元(港元,下同)的價格,全球發(fā)售255億股,不過在香港發(fā)售的僅5%,約為12.78億股。認購日期從本月18日至23日中午截止,24日定價,6月1日正式掛牌上市。如果招股價位的中間價2.75元計算,經扣除有關費用開支后,中行全球發(fā)售的凈募集資金約為680億元,成為近六年來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新股發(fā)售,也是中國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新股發(fā)售。
在17日的中行招股新聞發(fā)布會上,中行董事長肖鋼以“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此次招股。此前香港天文臺稱,臺風“珍珠”將正面襲擊華南,香港自然不能置身暴風圈外。然而,“珍珠”最終與香港擦肩而過。
18日,一掃連日陰霾,香港艷陽高照。在遍布全港的60家收表行,處處可見上百人的人龍。記者當天中午前往港島軒尼詩道的一家中行分行,看到有200多人正排隊領取認購表格。該行蔡姓經理告訴記者,到中午大概已經派發(fā)出30000多份認購表,由于排隊人數太多,每人最多只能領取3份,如欲多領,則須重新排隊。而分行也每隔一小時就向總行報告白表存量,以便實時補充。蔡經理說,此次中行招股,市民反應空前熱烈,因為中行名氣“好大”,是“中國人的銀行”。
小學教師侯小姐從未涉身股海,看身邊朋友投身股海,特別是認購新股賺快錢,“沒有理由不動心”。朋友也教訓她說,以前錯過認購湖南有色、大連港等新股,這回趕緊行動,別再錯失賺錢良機,于是下定決心做人生第一次。有香港媒體在一家派表行附近隨機訪問了61位市民,有8.2%的市民都是同侯小姐一樣首次認購新股。
不過也有理性的散戶。任職商界的梁先生認為,中行規(guī)模大,加上銀行股歷來較其他板塊穩(wěn)健,相信不會有太大起落。他也笑言:“稍后便會將招股書送進環(huán)保箱,好過銀行把它們丟進垃圾桶”,因為中行有個
“中國大靠山”已足夠了,不必再花時間看沉悶的財務報表。
另外,由于市場傳聞中行傾向以“一人一手”方式分發(fā)股份,股壇老手建議,要增加中簽機會,應采取“大包圍”策略,即動員全部已成年的家庭成員,各人都認購幾手,而不是以大額資金只填一份申請表。記者看到,不少市民一家數口齊來領表,在超市當收銀員的黃女士就拉著父母親一起,“碰碰手氣,說不定能中簽呢”。
由于中行招股反應空前熱烈,全城掀起認購熱浪,原來預備的300萬份認購表格仍不足以滿足需求,承銷團次日又緊急加印100萬份,使香港每位成年人人均一份還多,“全民皆股”的狂熱景象前所未見。有環(huán)保團體批評,中行印制的這400萬份申請表和35萬份招股書,耗紙量達559.2噸,相等于砍伐了9506棵樹,招股書堆起來相當于20多座中銀大廈的高度,是一次生態(tài)小災難。
[1] [2] [下一頁]